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

大马华社的文化忧思录

――出席《华人文化的塑造和建设》有感


11月5日午后,滂沱大雨连绵不绝,一路护送我们来到边城新山,为的是出席一场名为《华人文化的塑造和建设》的讲座。那一夜,风雨交加,寒天冷月,似乎隐喻了大马华人文化的前景,正是一条漫天风雨路。

担任主讲嘉宾的双陈――陈徽崇老师和诗人陈再藩先生,是我非常敬仰的两位文化人。稍有关注大马华人文化生态的人,不应对他们感到陌生。

众所周知,陈徽崇老师为华人文化发展操心了三十年。他高度评价了当年我们的祖先只身南来时,披荆斩棘,建校设庙的功绩,却也对我们三十年来的文化建设,始终抢不到这支文化权杖而仰天长叹。望着陈老师在台上矮小的身影,那一头已经花白了的银发,我们越发能够理解他为何声嘶力竭疾呼建立音乐厅的初衷。陈再藩先生紧接着补充一句:我们已经走了一位姚新光,他是带着对文化事业的万般不舍之情离去的,我们不希望看到另一个“问天”的陈老师。言简情深,惺惺相惜,感人肺腑。

大马华社有理由为保存和发展了当今世界上除中港台之外,最完整的华文教育系统而自豪,那是因为我们都有“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美德。一千两百余所华小,六十所独中,三所民办学院,就是明证。

拥有这样的民族教育系统,我们可以自豪,却远不能自满。
教育可以使一个民族拥有智慧,文化却可以使一个民族保有尊严。

多少年来,我们的华小,独中和三所学院,加上国中华文班,为大马华社和国家输送了多少青年才俊。他们当中不乏在文学,艺术和文化领域拥有杰出天分者。然而,一踏出校门,我们又为他们提供了那些文化成长空间和系统的培训呢?令人伤感的是,我们常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亲手扼杀了这些未来的音乐家,文学家,舞蹈家和艺术家。这是一种我们负担不起的人才浪费。

也许,我们不应如此悲观。
大马华社除了筚路蓝缕发展百年树人的民族教育外,对于文化传薪和继承老祖宗的传统工作上,也并未全然漠视。从文化节,文学节,以及最近的郑和杯硬笔书法比赛,响彻大小城乡的卡拉 OK歌唱和太极外丹功活动,再加上逢年过节必定铿锵出队的舞龙和醒狮队,一年到头的各个传统节庆和祭祖活动,说明热爱民族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香火的心儿仍在跳跃。陈再藩先生在讲演中所提到的古庙游神和三月初三锣鼓响,不也是承载着厚重历史香火,好玩又热闹的民俗文化活动吗?
文化,作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有其各种生动活泼的存在形态,它不仅可以在高雅的艺术殿堂出现,也可以在乡野和草根处生长绵延,一样的芬芳扑鼻。我们应对这种遍地开花的民间文化活动,给予正面的评价,它们也是大马华社文化塑造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晚最令人振奋的讯息,是有关大马华社首创的二十四节令鼓,已经冲出大马,走向世界的消息。这个被中国学者誉为“在中国大陆失传而在大马重生”的咚咚鼓声,已经发展至全球七十支鼓队,五千人打鼓的气势,一个面向全球的二十四节令鼓网站正在酝酿破网而出。可以预见,这个承载着大马华社文化智慧和创意的咚咚鼓声,将会带着我们的骄傲和友谊,响遍全球。

当我们在羡慕中港台拥有各种表演艺术的文化馆厅时,不要忘了哪里有不同的国情。在这儿,推动和发展华人文化的工作,一路走来都是来自华社民间的自觉使命感和努力。在倾注全力发展民族教育的同时,还得呕心沥血,集思集资发展文化,注定又是一件教华社感到太沉重的千秋大事了。

讲座会最积极的动议,是两位主讲人倡议的“文化论坛”和“文化公会”,意在将各个角落活跃的文化关注者聚集在一块儿,集思广益,联成一气。动议是积极的,道路是崎岖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篇末寄语:希望有更多人一起来关注和支持《南方关注》。毕竟,我们不关注,谁来关注?此时不开始,何时开始?

后记:本文曾刊于2004年11月14日(日)星洲日报《大柔佛:大家谈》栏目。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