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

《蝠城遗事》之一:居銮开埠百年历史探考



注:《蝠城遗事》是居銮文艺协会筹备出版的居銮文史著作,预计明年三月面世。特此摘录该书精彩篇章,与各位海内外博友分享。
----编者:孙福盛

居銮开埠百年历史探考

作者:孙福盛


居銮何时开埠?
190519101911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010年,本地华文报章出现一则报导,居銮一个主要华团宣称,居銮已经开埠一百周年,必须拟定一系列节目予以庆祝。身为居銮市民,这则新闻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并期待着一系列庆祝活动的出现。

岂料,焦急的等了好一段日子,上述新闻所引起的兴奋劲,已逐渐冷却下来。不论是有关华团,还是居銮市议会行政管理当局,都没有进一步的后续动作,令人好生失望。

一时之间,居銮究竟于何时开埠?
1910年是否是居銮的开埠年?
2010年是否是居銮开埠百年纪念的重要年份?
上述几个问题,虽然在民间被广泛的提了出来,却没有一个单位能够主其政,或者作出探讨,更甭说有什么后续的庆祝活动了。于是乎,心中那股翘首期待、盼之又盼的心情,终究还是沉寂了下来。

然而,没有解决的疑问始终还是得有答案。
本着爱居銮、护居銮、为自己的家乡寻找准确历史轨迹的初衷,本文愿对此做出一些探考,并藉此抛砖引玉,引起有识之士的继续关注,一起为居銮的开埠史,找寻一个“接近历史”的答案。

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开埠”,是指把一个地方开辟成为商埠,是一个具有买卖货物、沟通有无的多功能集散活动中心,它既不是指明什么人最早来到这个地方,也不是指谁建立了第一所房子,而是在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群聚合之后,为了更好的协调生活起居的需要,集体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城市体系和功能的地方。

从上述的定义和解释看来,当我们要探讨居銮的开埠时,既不是探讨什么人最早以及如何来到这里,也不是探讨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最早建立第一所房子,而是探讨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地处柔中盆地的地方,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买卖货物、沟通有无、协调生活起居需要而正式聚集起来,正式“开张营业”。

诚然,最早在此居住和前来此地开拓定居的史迹文献,肯定有助于我们后人追寻这段开埠史,而贯穿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南北铁路干线的建设,俨然已成为我们追寻开埠史中最有说服力的根据之一。

根据居銮市议会的官方网站记载:19世纪末,马来亚的铁路建设已经从吉隆坡一路南下,铺设到了柔佛州北部的边界。1904年,马来联邦政府(Kerajaan Negeri-Negeri Melayu Bersekutu – NMB)和当时的英殖民地总督瑞天咸爵士(Sir Swetthenham)曾有一个协议,要把马来亚半岛和连接新加坡的铁路干线付诸落实,全线通车,而新加坡的海峡殖民地当局也决定把彼岸的铁路修建至柔佛海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居銮火车站便在1910年正式投入铺设,翌年1911年建竣通车。


01:这个建于英殖民地时代,屹立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火车站站牌,古典而经典,见证山城居銮的沧桑。迎来送往之余,承载了多少悲欢离合、兴衰荣辱。尽管它的身旁已经矗立新的站牌,色彩、设计和文字更加新颖时尚,但是,老居銮还是钟情于这个为他们服务了一个世纪的老站牌。

事实上,这个协议所引发的结果极为深远,由北而南的铁路沿线早已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火车站,除了居銮火车站在1910年开始铺设外,邻近的明吉摩、令金、巴罗、梁站等小车站已先行建竣通车。这种情况迫使居銮火车站的建设必须立刻落实,以进一步沟通柔北和柔中区的经贸往来和人员流动。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到居銮作为以上几个小镇集散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

自此以后,从森柔边界的金马士开始,包括峇都安南、昔加末、拉美士、巴罗、占美、梁站、明吉摩、令金、拉央拉央、古来、直布佬的火车站已全线通车,终点就设在新山站。

资料显示:1910年代和更早的一些时候,由于橡胶价的飙升,早已有不少欧美投资者在此开辟和经营园丘。可以想象的是,从1910年代开始,为了建设居銮的火车站,以及几乎同时间进行的开通峇都吧辖和丰盛港的公路计划,需要大量的铁路和筑路劳工,鉴于所得酬劳较之园丘工作来的更好,大批的周边园丘劳工被吸引涌入居銮,一个能够提供各种便利的多功能城市模型于焉出现。

不难理解,火车站建竣通车以后,为了配合货物的装卸,物资的流动,人员来往的省时和方便,在最靠近火车铁路两旁的地段建立居民点和商店,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这也就能同时解释为何巴刹街最早成型和出现,以及居銮的市容是根据火车站的建设,巴刹街的出现,不断向周边辐射发展的轨迹了。

老居銮应该还会记得,居銮市的市容和街道布局,是从1910年代以后逐渐成型的巴刹市集开始向周边辐射的。约莫在1916年前后,华人居民已在市集两旁兴建了砖石结构的两层并列店屋,形成了热闹的巴刹街,华人也称它为后街。

1920年代后出现的明吉摩路和沿铁路干线兴建的依士迈街、火车头街及毛申律上段商店已逐渐“出道”,著名的万和利大厦也屹立雄视在毛申律和依士迈街的交界处。此后,1930年代出现的南峇街经典建筑、30年代中期出现的毛申律右边商店、40代初期出现的毛申律左边商店、50年代初期出现的毛申律中段商店、以及50年代中期出现的拿督张秀科街、东姑依士迈街以及隔邻的甲丹阿末街等商店建筑群,已大体完成了居銮早期市容的布局,延续至今。

随着火车站于1911年建竣通车,居銮警察局和兵营于1912年正式成立,协助维持地方上的治安和防卫。最初的居銮警察局便是位于明吉摩路和毛申律交界的一座小山坡。

居銮市议会网站也同时披露:为了方便政府官员、欧美籍园主的旅宿需求,一座被称为“Rest House”的休闲宾馆建筑物,也于同时期在离开火车站不远的一处美丽山坡上出现。

另一个可以把1910年列为居銮开埠年的行政文献,也颇能说明问题。
根据同一个居銮市议会网站披露:也正是在1910年代开始,马来联邦各州政府为了促使土地的拥有权合法化,出台了最初的土地法典,包括以极为低廉的租金将政府土地租借给包括欧美投资者在内的各地投资者,开发和种植各种经济作物。

居銮市议会档案记录显示:第一位由行政管理当局批准发出的“地契”,是于1910年发给一位叫做多拉阿立夫(Penghulu Dollah Ariff )的马来村长,这位村长是代表他的一位部属(Anak Buah)申请,并很快获得批准。这个属于政府权限的行政行为,不但说明当时已有了主管行政的管理单位,自然隶属于英殖民地当局和马来联邦政府辖下,也说明居銮市作为一个城市的定型和法律基础已经成立。资料显示,由于当时居銮土地局尚未成立,有关地契乃由新山土地局签发。

以上所述资料和史实,是否足于让人们认同1910年就是居銮的开埠年?
基于这个年份符合了南北铁路干线居銮站的建设历史,符合了随后出现的巴刹街、明吉摩路、警察局、兵营等执法机关建筑,再配合第一张合法拥有土地的地契,因此,我个人倾向于认同,1910年,可以被接受为居銮的开埠年份。

本文只是作为一种初步的探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前辈和研究者挖掘出更为详实的历史根据和文献,让这个攸关开埠百年的谜团,早日得以解开,拨开迷雾见太阳。

否则,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为居銮市的开埠历史正名?


作者简介:孙福盛,1953年生。中国南京大学文学硕士。
激励培训讲师。目前是居銮文艺协会会长、居銮中华学校校友会副主席。

2011年最后一天的祝福


今天是2011年的最后一天,收到武吉甘蜜建国华小副校长戴梦华老师的一则手机简讯,充满温馨和祝福,受领之余,愿和我的海内外博友们分享。内容如下:

2011年最后一天的寄语:
工作请不要太累,
生活要慢慢体会,
健康真的宝贵。
是非恩怨有错有对,真情才最珍贵。
成功虽然很美,失败并非负罪。
平凡的快乐,也是难得的滋味。
要记得感恩!
平安走出新的一年就是最幸福了。
祝您和家人永远快乐,安康的跨入2012年。

衷心感谢戴老师,也藉此回祝天下人:

整顿心情,一起迎新。

2011年12月31日下午1时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