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我的爱,
航行在你的海洋

――献给我的南来祖先



12月27至28日,将赴北砂美里主持第一届华团领袖《火风凰工作坊》研习活动。翻阅文献,走进南来祖先历史,心中汹涌,仿佛祖先就在我的身边。仅作此诗,表我寸心。


南风起处
群帆远征
是谁
告别亲人离泪
航向命运彼岸

蕉风椰雨
异乡热土
扎下根
你就修庙建校
拉起琴
你就继续乡音

而后
我来了
我们都来了
带着你的爱
淌着你的血
刻着你的炎黄
继续你的梦想

我的爱
航行在你的海洋
海风阵阵
诉说你的神话
浪花朵朵
叮咛你的心事

我的爱
航行在你的海洋
你曾经的神话
是我今天的记忆
你未了的心事
是我今天的追寻

我的爱 继续航行
航行在你曾经的海洋
呼吸着同样的呼吸
渴望着同样的渴望
蓦然回首  
原来 你就在船上

我的爱 继续航行
航行在 你的海洋

作于2008年12月14日凌晨02.39
请温柔对待我们的孩子

朋友来电,要我为“向暴力说不”的活动说几句话,于是,有了以下的感触。

台湾作家张晓风曾经写过一篇经典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文中有这样的句子:
“想大声的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道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我把我至爱的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的回来!”

同样的,还有《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那是一位西方国家的母亲,她这样写道:
“今天清晨,他就要走下前门的楼梯,冲我挥挥手,开始他的伟大的历险征程,其间或许有斗争、不幸或者伤痛。温柔地对待我的孩子吧!虽然这一要求甚高,但是,世界,请尽其所能,他是一个如此可爱的小家伙。”

世界,你听到了吗?这是我们来自东西方的母亲所发出的同样令人心疼的呼吁: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已经变得那么冷酷无情,我们的公园不再安全,街道的某个角落居然暗藏杀机,夜归的女儿提心吊胆,出外夜宵的男孩突然头破血流地倒在餐桌旁。快快乐乐出门,平平安安回家!竟然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呼吁之后就是行动!因此,“向暴力说不”的活动必须每年进行。这是一个全民的教育运动,教育我们的人民和妇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会免受伤害的自卫本领,知道受害时寻求援助的管道;这也是一个全民的醒觉运动,因为,“暴力”不仅来自户外,有时,也来自家庭,我们不但要使自己免于户外的暴力,更要警觉自己,在任何时候,绝不使用“暴力”!

阳光、空气、水,加上一份无价的爱,是生命延续下去的要素,也是每一个人类的权利。那么,从今天起,让我们再一次向世界发出呼吁:“请温柔对待我们的孩子!”

2008年12月8日星期一

遥望故乡的云

一个新村孩子的本土寻根

第二章 我的新村家谱

(1)我的祖父母

我的祖父母,都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从北方的那片原乡热土,勇闯南洋而来的“海外客家人”。
事实上,在这个“新村”还没成立之前,他们早已住在这里了。
因此,毫无选择的余地,当“移民新村”的风潮席卷全国时,我的祖父母也就像全国各地数十万安分守己的人民那样,成了“移民新村”的第一代村民。

我的祖父是孙祺华。生于1908年,卒于1980年,享年72实岁。
我的祖母是卢金。生于1913年,卒于1985年,享年也是72实岁。
他们的祖籍都是广东惠阳淡水,如假包换的客家人。
广东惠阳淡水,那是什么地方?
对了,正巧,那就是开辟吉隆坡的功臣叶亚来的故乡。
这么说来,我的祖父母应该承续了叶亚来的开拓精神,和勇闯新天地的气魄吧!
要不,他们怎么一出洋,就来到了这里,参加到了这个第二故乡的开辟呢?

从我所能翻查到的有关海外客家人的迁徙故事中得知,我的祖父母原来就是属于历史上五次南迁的“中原客家人”的后人。这些勇敢的“中原客家人”,为了躲避战乱和连年的灾荒,携妻带儿,不断迁徙,来到山高林深的福建和两广地区,以为可以安家落户,从此安定下来。谁知,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叶开始的年代,从满清末年到民国初年,政治动荡,军阀混战,农村破败,连年饥荒,我的祖父和一批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客家人,又再一次跟着出洋的移民大潮,含泪告别父母家人,踏上了飘洋过海的天涯路,勇闯南洋,来到了这个潮湿和炎热的马来亚半岛。

现在知道,我的祖父是在1926年来到马来亚。从当年南来“新客”的集散地新加坡上岸后,由他的亲姐姐,也就是我的姑婆安排下,来到柔佛州中部昔加末县属的吗咯(Bekok)落脚,先是替老姑婆和老姑丈管理园丘,经营小杂货店。

1929年,一个名字叫卢金的乡下村姑,在祖父的大姐,也就是我的婆穿针引线安排之下,向祖母的家长做媒说好带到马来亚嫁给了祖父,成了我的祖母。那一年,祖母只有十六岁。

婚后的祖父,辗转来到巴罗安家,地点就在今天巴罗新村火车铁轨以北,一个叫做美那年(Beradin)的地方,接手管理一个一百亩的橡胶园以及承包烟熏胶片的小烟房。

在巴罗管理园丘和烟房的日子,可算是祖父一生中最辉煌的岁月。那当儿,园丘雇用了三数十位胶工,祖母则领着姑姑和父亲照料烟房的事。在那个生活物资贫乏的年月,一位百亩橡胶园丘的“承包商”,也可算得上是小康经济水平了,祖父母和姑姑父亲一家人的日子,总算过得平顺。

但是,顺遂的日子也过不了多久。接下来的日子,却是一段担惊受怕、愁苦难熬的岁月:
就像那些朴实的家乡父老一样,祖父曾经历了日寇南侵的三年八个月,也经历了紧急法令时期的“新村”和“吃大镬饭”的岁月。那是一段不堪回首,回首时却又是万般滋味、泪洒满襟的日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独立以后,政府开始推行了“联邦土地垦殖计划”。但是,由于这个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对象都是是马来同胞,华族居民反应未见积极,几乎被排除在外。不久以后,当时的联盟政府便在华族居民为主的“新村”周围,适度开放了一项名为“GSA发展芭”的垦殖计划,以登记和抽签方式给每人发出了八亩土地,供村民种植橡胶等经济作物;由于这项计划是当时联盟政府中马华公会的建议和参与,人们又把这项计划称为“马华发展芭”。我的祖父也为他的两个孩子,我的姑姑和父亲,各自申请了一片土地,开始了和全国各地数十万小园主一样的劳作生活。

我的祖母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女性,秉承了客家妇女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传统,除了操持家务之外,更是芭场工作上的一把手,她和祖父、姑姑一起投身到砍芭、烧芭和种植香蕉、橡胶的工作中。那时期的父亲,已经跟着我的四舅父学着驾坭机、走木山的工作去了。

1963年初,差不多与马华芭开垦工作的同时,为了迁就木山工作的需要,父亲带着我和母亲以及四个弟弟,迁到了离开巴罗四十多英里(七十多公里)外的居銮住了下来,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开了出生的家乡。

祖父母由于必须继续处理八亩胶园的事务,仍旧留在家乡巴罗居住和过日子,而姑姑在出嫁后也没住在夫家,倒是搬回来和祖父母同住。一直到了1975年,父亲在居銮购置了自己的第一所房子后,才把祖父母从巴罗接了过来。这样,我的祖父母也算正式离开了巴罗,这个蕴藏了他们一生青春岁月和撒下汗水努力耕耘的第二家园。

过后,祖父母一直在居銮和我们住在一起,直到1980年和1985年双双因年老故去为止,走完了他们作为我们孙家在马来西亚这个新家园的第一代公民的日子。

回想祖父母的一生,赤手空拳,一无所有,从中国南来,另创新天,留下我们这一大批儿孙。七十余年的生涯中,除了日军南侵的三年八个月,和1948年开始至1960年宣布解除的紧急法令时期生活之外,可算是一生平顺,没有多大波澜。至今,留下了姑姑、父亲(已在1985年杪车祸去世)和我们一家,继续在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国家繁衍生息。

祖父那矮矮的个子,修剪得很短的满头白发,一对深邃的眼睛,以及因为长期抽吸鸦片微驼的身影,是许多老一辈南来祖先的缩影;但是,任谁也不能抹去的,是他们那种一把油纸伞、几件衣服、挎起背包勇闯“七洲洋”、不畏艰险、开疆辟土的精神,这岂是我们这些第三第四代子孙所能比拟的。祖父对我们十几个内外孙儿疼爱有加、甚至有些溺爱的回忆,将长存在我的人生篇章,成为最初和温馨的一章。

祖母和祖父的个子却正好相反,将近六尺的客家妇女身材,粗壮结实,做事麻利干脆,性格开朗,最记得是每年的端午节和准备过年之际,祖母忙着洗绳子、裹粽子、推磨糯米、煮麦芽糖制作“米层”的时光,那是我和几个兄弟最甜蜜深刻的儿时记忆了。可不,过年过节,有祖母巧手裹出的粽子和甜甜的年糕和“米层”,多么美好的日子啊!祖母,留给我们下一代的,是永远开心一生,爽快一世的印象。

鸟儿已经飞过,天空岂能无情!故人已逝,温馨长存。

2008年12月5日星期五

期待张纪中,呼唤“英雄情怀”!

张纪中是当代中国的著名制片人,由他担任监制的《水浒转》、《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连续剧,都拍得一片阳刚,荡气回肠;近年他又拍上了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武侠名著改编的“大戏”,同样是投入了他一向心仪的英雄主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爱国情操等系列高尚价值观。张纪中,一个值得人们期待的名字,当然,还有他的作品。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
有人说:“这是一个诞生不了英雄的时代!”
还有人说:“这是一个不适合英雄生存的时代!”

真相呢?
环视今天的现实生活,科技昌明,物质富裕,却又人欲横流,公义荡然,在表面虚华富足的生活背后,社会上各种不公不正、冤案错案、令人不平、教人气馁的事儿,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也许,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邻居,就是这些不忿事件的主角,受伤了、蒙冤了、被欺负了、被委屈了,久久不能得直,含冤莫白,因此,许多人都活得不开心、不舒畅,心中有话说不出,有苦无处诉,希望社会真能出现更多正义之士和有为之人,仗义执言,打抱不平,还我公道,让那些不公不正之事得以纠正,得以减少,让我们的社会多一分公道、多一些人情味。

很多时候,这些受伤的心,蒙冤的人、被欺负受害的小人物,还是继续的受伤、蒙冤,继续的生活在害怕、恐惧、失望和绝望之中。我们社会的正义精神那里去了?真的匮乏到这种地步吗?人们所期盼的正义和有为之士,真的如同人们所说的,早已绝迹了吗?

也许,我们无需如此悲观。
余秋雨先生曾说:
“这个时代,壮士不必多,也不会多。站在他们面前,我们每个人应该扪心自问,自我反思。”
是啊!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那种纯洁的人性之美,灵魂之美,足于敲醒已经逐渐冷却的心,足于彰显人类世代以来期盼的崇高人格,足于增强许多人快乐地活下去的勇气。

从这一点上看,金庸小说中那些匡扶正义的江湖侠客,张纪中作品里的鲁智深、林冲、关云长、张翼德等英雄形象的塑造,正是对于这种英雄情怀的呼唤,是必须的,也是富有实际标杆作用的。自古有云:“仗义每多屠狗辈,百无一用是书生”,“英雄不会多,也不必多”。

张纪中说得好:“我们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英雄,但是,追求正义、鞭打奸邪、嫉恶如仇、拔刀相助的英雄情怀,是应该常驻人心,获得正面张扬和推广的。”

我们的社会,应该多一些类似星洲日报所推动的“大义奖”和“大爱奖”这样的人文精神奖项的活动。

期待张纪中,期待现代侠客,呼唤英雄情怀,呼唤正义人性!

2008年12月4日星期四

让我们天天拥有笑脸

12月1日晚上八时许,先是义父来电,接着是志龙和叶强两位朋友来电,提议我赶紧到屋外去看月亮,并说今晚的月色有异。我当时正在主持学生们的晚课。

当我下楼走到屋外仰望苍穹时,果然,夜空中出现一幅前所未见的月亮笑脸,一钩新弦月的上面,左右两边各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在闪烁,好像一对眯眯的笑眼,正好构成一幅甜甜的笑脸。
一时间,我的心情也跟着快乐起来。

立刻回到楼上唤来学生,大家一起抬头仰望:
“多美啊,月亮在对着我们笑呢!”
“真美啊,从来没看过这么美的月亮!”
“如果月亮每天都这么笑着,多好啊!”

“如果月亮每天都这么笑着,多好啊!”
我被这无心的童言震动了心扉:谁说月亮不能每天展现笑脸?这笑脸不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吗?只要我们每天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随时给人一个微笑,一个发自内心的、温馨的微笑,不就可以让这个美丽的笑脸,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子当中吗?

试想:今天早上,当你一走出家门,一个迎面而来的人,向你抛来一个甜蜜的笑容;当你抵达办公室或是学校时,见到一个个向你示好问安的笑容;当你到邻近的小食档准备用午餐时,邻座的朋友向你微笑示意请坐;当你下班回到家里时,家人就给你一个关怀温暖的笑脸时,你是否觉得:mmm.........,这才是美好的日子,美好的人间啊!

正当学生们在热烈讨论刚才看见的月亮笑脸时,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开始,把真诚的笑容留在脸上,对每一位迎面走来的朋友,都发出一个真心的笑容吧!当每个人都这样做时,刚才的月亮笑脸就可以时常出现我们眼前了。”

孩子们同声应答说:“好,我们现在就笑一个吧!”
美丽的月亮笑脸,就这样,下凡到我们的晚课课室里来了。

2008年11月18日星期二

第一章 我来自巴罗

(六)

新村的一天


这是我的故乡亲人们,在上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生活中“一天的缩影”――

凌晨,报晓鸡还没亮啼,故乡勤劳的人们,早已从被窝爬起,顷刻间,厨房里便响起了锅盘碗筷的交响曲,做早饭和吃早饭的时间到了。
匆匆的早饭过后,大人们忙着准备胶刀、胶桶、头灯、提水罐、简便的携带早点等,裹好头巾,戴上帽子,跨上老式备有后架的脚踏车,出门之前,抬头一望,屋外的天啊,还是漆黑一片!
――不行啊,得争取时间,今天还要赶两份“行头”呢!
――杂货店里的米粮账就快到期,孩子们的学杂费还没着落呢!

顶着刺骨的寒风,奋力地踩呀踩,大家都希望尽早抵达各自工作的“行头”。
许多时候,你还会看到,脚踏车的后架上,紧挨着一个睡眼惺松的小孩――穷人孩子早当家!这些胶工的孩子们,都得到胶园里帮着父母“拔胶丝”和“收胶汁”。在这个新村的家庭里,哪家的孩子不都是有着同样的童年记忆呢?

从家里出发,我的父母和胶工们,都得踩上至少二至三英里(折合约莫四、五公里)的路程才能抵达胶林。此时,静静的胶林里,晨雾弥漫,寒气逼人,虫声唧唧,此起彼伏,偶尔还能听到林间鸟兽的怪叫声,更要提防冷不防从脚底下窜过的滑溜溜的蛇。这一切,对我的父母和故乡亲人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生活的磨难和考验,已经把他们烤炙成一副铮铮铁骨。

太阳高照,当大人们好不容易地把所属“行头”的胶树一棵棵都割完后,妈妈总会领着头汗淋淋的孩子在树头坐下,望着那一条条乳白色的小河,催促着快吃好早上带来的食物和开水,补充补充体力,因为,接下来的工夫,就是紧张的收胶汁和前往胶房排队“秤胶水”的工作了。
很多时候,如果天不作美,胶工们就得赶在大雨倾盆到来之前把胶汁收齐,否则当天的工夫和汗水,也许就得全部报销了。那种山雨欲来、林涛滚滚,胶工们互相呼喊提醒的场景,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际。

从胶房秤得胶水出来,父母和胶工们各自收好工具,又得跨上老铁马,顶着头上如蒸的烈日,在起伏不平的马路上踩呀踩。
回到家里,洗澡打点后,还得立刻准备午餐,催促上学的孩子赶紧吃饱上路。
午餐后,还没顾得上休息,勤劳的父母又得赶着到另一个生活的疆场,或种菜,或养猪;没赶场的,都得拿起胶刀,坐在屋前,唰唰唰地磨起胶刀来。

午后,在村里的两三间茶室里,刚刚喘过气来的村民们,偷得一段空闲的时间,三三两两地聚坐在一起:一杯浓馥飘香的传统咖啡,一份当天的报纸,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当天的大小新闻来了,有时,你还会见到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和拍打桌面的场景。没关系,不碍事,散会以后,大家又都抛给对方一个笑脸,各自骑着脚车和电单车离去,喏,脸上还漾着一副满意的神态呢!

傍晚,从一个个屋顶的上空,再次升起袅袅的炊烟,那是母亲们准备晚饭的通知。
此刻,空气中飘散着甜蜜的饭香,厨房里传出了叮当的锅铲声。
夕阳西下,倦鸟返巢,一家人聚集在小木桌前,享受晚餐和天伦乐的温馨时光。

与此同时,最富有青春朝气的地方,要数村中那一方小小的篮球场了,一组组活泼奔跳的村民孩子,在篮球架下投篮追逐,那是村中孩子们一天当中唯一和最便宜的运动了。欢笑声和戏谑声,交织成一幅新村少年的“生龙活虎图”,直到场边的父母声声催促,孩子们才大汗淋漓的回家去。

夜晚,掌灯时分,在没有电流供应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点起了一盏盏煤油灯,有些人家则点起了亮锃锃的大光灯。灯下,母亲和大姐姐在缝缝补补,上小学的孩子则在父母的监督陪伴下做功课。
――橙黄色的光点,灯罩里不停跳动的火光,那是陪伴着我和一代新村孩子成长入梦的灯光,令人怀念的煤油灯。
六十年代的新村,除了村中那间老牌戏院放映的粤语残片和西洋牛仔戏之外,电视节目还没来得及走进这里。
因此,晚上九时许过后,劳碌了一天的村民,早早地就上床了。

一夜好睡,明天一早还得晨起、出门、流汗。
新村的一天,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生活在园丘和山村的孩子,也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早早起床,到胶林帮工,午后上学,晚上做功课,然后,又早早上床。
记忆中,从我懂事的时候开始,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的邻居们,还有我的那些可爱的同学们,尤其是那些来自园丘的同学们,也都是像我这样,过着这样单调而重复的“新村的一天”的。

你呢?你的新村的日子,是否比我们的日子更快乐、更平凡?
又或者是,比我们的日子更愁苦、更忧伤呢?

第一章 我来自巴罗

(五)

巴罗,一片积水的洼地。
--开埠和建村始末

我终于回到了我的故乡。
回来的第一件事,当然是用我的双脚,踏踏实实地走一回故乡的路。
我有多久没有踏上这条回家的路呢?
从儿时懂事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我的故乡有两条“大街”:
阿布巴卡街和童邦莪街。
那么,这两条街又是如何得名的呢?
我们还是从这个地方的开埠历史说起吧!

从老一辈村民的回忆和口述历史中得知,巴罗的开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
当年,这里原是一片积水的洼地。它静静地躺在这里,也不知有多久了!
1916年间,永春籍先贤黄仁望等人,从当年南来时的第一个落脚站,雪兰莪州的巴生,率众南下来到这个柔佛州中部的地方,他们在现今阿布巴卡街道两旁的地段,建起了29间亚答屋,定居了下来。由于这里到处积水,洼地一片,马来语称积水的洼地为“Paloh”,华语音译的“巴罗”也就这样沿用了下来。

在没有得到任何外来津贴的情况之下,黄仁望等第一批先贤,自资出力进行填土工 程,改变了两条大街和邻近地方经常浸水的情况。当时的柔佛州苏丹阿布巴卡前来巡视时,曾对这批先民的自资独力修路予以嘉奖。
后来,人们除了将这条大街称作惹兰阿布巴卡之外,也把另一条童邦莪街称作仁望街,借以纪念和表彰黄仁望先生的开埠功绩。
巴罗这个小镇,就是这样,以这两条街为中心,开始向四周辐射发展起来。
这就是巴罗开埠后的原始雏型。

1942年出生后就在巴罗居住和生活的老字号茶室――岭南茶室东主黄家发先生,在回顾这段开埠的历史时,曾告诉我们一个关于“颜天黄地”的老掌故。原来,在当年第一批前来巴罗定居的永春籍先民当中,又以颜姓和黄姓的同乡居多,故有此说。时至今日,黄姓和颜姓的居民,仍旧为数不少。

及后,英国人的财团夹着统治者的方便,在这个地区附近方圆数百里的地方,雇佣当地居民开芭种植,开辟了一个又一个以橡胶业为主的园丘,大大小小不下十个,计有巴罗园(Paloh Estate)、金葩士(Kempas Estate )、加拉旺(Kelewang Estate)、十步路(Sepuloh Estate )、武吉巴罗 (Bukit Paloh )、圣德巴罗 (Central Paloh )、加厘马来亚(Kali Melaya )、美那年(Beradin)等,雇用大量的合约园丘工人,这些园丘工人当中,又以华人为主,印度人次之,马来人更次。属于华资拥有的园丘,就只有郭新园和重吉园,而且,那是较后时间的事了。

1941年,日本侵略马来亚时,故乡的亲人多逃往一个称作“联丰山”的地方避难。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日军的搜捕和残杀,另一方面,也在这个比较远离“小镇”的地方开荒种植,度过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

1945年,日本投降,英国人重临马来亚,并且很快的就和马共领导的抗英武装力量干了起来。为了进一步隔离居民和马共的接触,达到其“剿灭马共”的战略需要,英国殖民统治者在1948年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在全国各地建起了数百个“移民新村”,更把马共活跃的森林边缘和新村地带宣布为“黑区”,实行严厉的人身搜查、米粮配给等,在“黑区”里实行午晚两次的“大镬饭”制度。

我的故乡巴罗,也在这个时期被划进了这些如同集中营般的“新村”范围中,而1948年,也就成为了这些“移民新村“的建村年份。如此算来,从1948年建村开始,我的故乡和全国那450多个”同袍兄弟“一样,已经走过了六十个风雨兼程的年月了。

而我,就是在建村后的第五年,也就是战后的1953年,来到这个被称为“移民新村”的小山村的,这样说起来,我就是这个“新村”的第二代村民了。

漫步踩在故乡的土地上,望着阿布巴卡大街上两旁日见陈旧斑驳的商店,迎面而来的,都是满头斑白的年长村民,难得见到几个青春的身影,我不禁默默地问自己:

啊,故乡,我出生的地方,你别来无恙吧?
六十年了,我是你睽违多年的游子,你有那些新的和旧的故事要告诉我?
比起当年成立时,你肯定是有了许多新的面貌,你已经有了第三代、第四和第五代甚至第六代的村民了吧?
那么,在六十年后的今天,你是更加風華正茂,还是日渐垂垂老去呢?
你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和第六代的子孙们,是否依旧以你为荣?
还是早已和你渐行渐远,不屑一顾了呢?

与全国那数百个“同袍兄弟”相比,你是属于比较幸运的,还是命途多舛呢?

2008年11月8日星期六
















遥望故乡的云:一个新村孩子的本土寻根

开场白: 我回来了

2008年11月8日,星期六的午后,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
我仔仔细细地看了那些曾经的山,曾经的井;
小心翼翼地走过了那些弯弯的小路,静静的小桥;
我贪婪的双眼,一直在寻找些什么--

啊!
那些曾经的童年玩伴和欢笑呢?
那些曾经的长辈和顽强的身影呢?
那些曾经飘散着饭香的甜蜜炊烟呢?
那些曾经带给我许多美丽想象的鸽子呢?
那些曾经自由飘飞在蓝天上的七彩风筝呢?

啊!
日子如飞,岁月如梭,往事如烟!
它们看似离我很远,又好像离我很近。

我真想知道:
当年,我的那些从北方那片灾难深重的原乡,飘洋过海来到这里的祖辈们,以及在这个蕉风椰雨的新家乡诞生的父母,以及他们的伙伴们,究竟是如何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和繁衍下来的?
在这个埋葬了我的祖辈和我的许多亲人的地方,曾经发生了哪些大事和小事,必须记得的和不该忘记的事?

啊!谁能告诉我,准确地告诉我,我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来到这个新村的?
啊!谁能告诉我,准确地告诉我,我的故乡曾经走过那些历史的云烟和悲欢的故事?

有那些家乡的父老曾经牵过我稚嫩的小手?
有那些童年的玩伴仍旧固守住这一片天地?
有那些事情影响和改变了我这个贫穷的山村孩子?
有那些甜蜜的乡音能够慰藉我长途跋涉后的耳朵?

我想,我已经不能再等了,我也不能再等下去了,因为:
我的勇敢的祖父已经在28年前的1980年离开了我们!
我的强悍的祖母和能干的父亲,也双双在23年前的1985年离开了我们!
如今,除了我的年迈母亲和三几位亲人外,能够对我讲述当年故事的长辈,能够协助我找回那段悲欢往事的亲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不能再等下去的原因,还因为我的那两个非常现代和开始寻找父母历史的孩子。
因为,我的故事,也是他们的故事,我的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正是他们生命的前奏曲。
于是,就有了这个迟来的寻根,一个新村孩子和他的孩子们的本土寻根。

第一章 我来自巴罗

(一) 我出生在新村

1953年5月11日,癸己年农历3月28日,星期一凌晨的卯时,我出生了。
迎接我的这个小新村,名字叫做巴罗(Paloh )。
我出生的地方,就在童邦莪街头一间二层楼的小房间里。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村,位于柔佛州中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是马来亚南北铁道旁一个朴素的小站,静静地躺在一片崇山峻岭之间。在它的四周,方圆数百里的土地上,是绵亘万里的青葱胶林,它们都是属于当年英国人的大园丘。因此,这里的大部分村民,包括我的亲人们,都是这些英资园丘的雇用胶工。

漫山遍野的胶林,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既守护着我的故乡,也把这个小山村,与外界相对地隔离开来。在我出生的那个年月,村民与外界的沟通往来,除了一条从新村经由新港通往永平镇的弯曲黄泥路之外,最方便的,就是那条唯一的南北铁路线了。

这个小山村和平凡的小站,是那么的不起眼,以至于很少人会对它多望一眼!
然而,每天几趟南下北上的单轨火车,都会准时地从我的山村呼啸而过,对我的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亲们来说,这一趟趟的火车,以及火车上坐着的并不相识的旅客,就是他们每天与外面世界的接触了;有时候,你还能看见一位父亲或者母亲,牵着孩子的小手,兴高采烈地站在月台上,露出一种羡慕的眼光,笑望着一趟趟火车的来去。最难忘的,要算是那夜行火车的报时汽笛了:在寂静的深夜里,这声声汽笛,格外响亮,如同报晓的晨鸡,划破了已经沉睡多时的小山村。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山村,没有预告,没有张扬,它不但接受了我和我的同代人,而且用它土地上的乳白胶汁把我抚养长大,庇护了我和我的亲人们。因此,这里就是我的故乡,永远的故乡,从我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它就和我的生命紧紧地连在一起,一生一世,不弃不离。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故乡,我的小山村,是和当年全国450多个“移民新村”一样,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为了一个特殊的目的,被圈定起来的其中一个“新村”。而且,正由于它承载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就注定了它往后的日子,和那数百个“同袍兄弟”一样,面临同样的坎坷,悲欢与共了。

那么,居住在这些“移民新村”的村民呢?
他们的生活、梦想和命运,又是怎样的一个个故事呢?
作为新一代的村民,我们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是情深意笃还是渐行渐远了呢?
长久以来,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留下正式的记录,正如没有人愿意对这个小山村多望一眼那样。
然而,过去没有,现在,或者将来,就不能改变吗?
毕竟,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可都是我的祖辈父辈和家乡亲人啊!

(二) 我来自“新村”

我的追寻,是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
当然,那时我尚未来到人间。
我是从我的祖辈和父辈生活的那个时代,开始我的寻根之旅的。

1941年12月,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了马来亚,我的祖辈和父辈们,以及全国的各族同胞们,开始了他们三年零八个月“铁蹄下的生活”。侵马的日本蝗军,就像他们在中国战场上所犯下的罪行那样,对我们的同胞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掳掠,制造了数不胜数的恶行和冤魂,人民对侵略者的罪恶昭彰,恨之入骨,咬牙切齿,纷纷支持甚至参加了森林里的抗日武装游击活动。

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广岛和长崎连遭了两颗原子弹之后,加上在各个东亚国家的侵略战场上面对不可摆脱的困境,终于在当年的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结束了“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东亚各国人民的噩梦--,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我们的祖国,当时称作马来亚,也从三年零八个月的苦难深渊中解放了出来。

我的祖父母和父母,曾经不止一次地,向我控诉那段苦不堪言和到处躲藏的日子。
这些受尽苦难却又无比顽强的祖父辈们,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也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盼望着:平静安宁的日子啊,你快点到来吧!

然而,悲苦的命运并没有早早过去,漫漫长夜,似乎还不想轻易地退去。
我的祖辈和父辈们不但没有盼来平静安宁的日子,日本人投降之后,一段更加惶恐不安和动荡的岁月,却接踵而来了。

二战后,马来亚的原殖民地宗主国英国人,以胜利者的姿态迅速接管了这个国家。很快地,却又和当年曾经携手合作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以及领导这支人民抗日武装的马来亚共产党,展开了一场新的你死我活的“内战”,把人民引颈企盼的和平美梦彻底砸烂,开始了另一段更加动荡不安的岁月。

母亲曾经告诉我,对于当年这一段苦涩无奈和白色恐怖盛行的日子,民间曾广泛地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这便是母亲非常深情地对我唱出的歌词:

我爱我的马来亚,马来亚是我家,日本时候多苦难,如今更苦愁。
谁知狗去猴子来,马来亚成苦海,同胞们呀站起来,不要再等待。

看来,这是一首反对日本侵略者和英国殖民者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外来侵略者和统治者同样愤恨的心情。我也曾多次从祖辈们的口中得知,人们常把那一段悲苦的日子,称作“黑区时代”。一个“黑”字,画龙点睛地道出了人们心中的愤懑和无奈。

(三) “移民新村”的“黑区岁月”

翻查我们祖国的历史,我得知:
从1948年开始,英国人为了对抗马来亚共产党所领导的抗英武装力量,阻止人民对彼等的支持,把人民同森林中的游击队隔离开来,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紧急状态”,把原来散居在森林边缘各处从事农作垦殖的人民,统统集中在一起,建立了如同集中营般的“居民点”,也就是我国历史书上所说的“移民新村”。

吊诡的是,除了极少数的异族同胞之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 ,全都来自华族同胞。
为什么会这样呢?长大以后,我才知道,这又是英国殖民主义者惯用的分而治之政策下的产物!

从此,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们,就像居住在全国450多个“移民新村”的各族同胞一样,开始了长达12年之久的“集中营式”生活,直至1960年,我们国家独立以后三年,这个臭名昭著的“紧急状态魔咒”才被正式宣布解除。

在那段“集中营式”的岁月里,人民失去了最基本的行动自由和出外工作的权利。
这些名为“受保护”的“移民新村”,四周都围上了重重的铁刺藜,从早到晚,都有荷枪实弹的军警人员在把守,村民进出都需通过这些“岗哨”的严厉搜查,而且不能自由买卖粮油衣帽等日常生活用品。这段难熬的岁月,也就是我的祖父辈们口中常说的“大镬饭”时期。这个时期,米粮成为统制品,村民“家无隔夜粮”,每天都得到政府规定的“大食堂”,按人头排队领取“大镬饭”。这种吃“大镬饭”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黑区时代”的后期才逐步“解禁”。

此外,三不五时,都有村人被指为“危险分子”带走,或监禁,或殴打,或遣送,或不知去向,靠近森林的边缘地带,夜晚时分常有枪声卜卜,狗吠声四起,村民们都熄灭了灯火,屏住了呼吸,静静地守候在家里,不敢入眠。

我的华生二舅,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被蛮横地遣送回中国,那一年,二舅只有三十四岁,留下二舅母和三个年幼的子女,从此,天涯海角,和在马的亲人断了音讯。
我的兰生三舅,因不甘被抽壮丁打自己人,也在一个深夜里不辞而别,走上了一条自己选择的抗争之路,至今下落不明。那时,三舅正是风华正茂的青年。

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年月里,在我们祖国各地,从南到北,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不知有多少手无寸铁的人民失了踪,又有多少热血的青年被迫辞别父母家人,从此天各一方,命途多舛。

啊!就在这样兵荒马乱、苦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才到尽头的日子里,我带着属于自己的旷世的啼哭声,来到了父母的家庭,来到这个多难的国家,来到这个纷扰的世界,参加到了这个苦难重重的岁月中来。我是不是生不逢时了呢?

(四) 我是战后婴儿潮的同代人

后来,我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一起在那段时间降临人世的婴儿,被冠予了一个很特别的名词:“战后婴儿潮”。顾名思义,那是在二战结束后,在全世界各地大量出生的婴儿,而我,正好赶上了这一大潮。时也,命也!福乎,祸乎?

现在,我才知道,其实,我无从选择!
现在,我才知道,我们这一代,来的正是时候。

可不是吗?
我们曾经目睹了世界两大阵营的冷战时代,有幸见证了柏林围墙的崩塌;
我们兴高采烈地迎来了电脑科技和网络世界,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类登月盛事;
我们曾经和杜鲁门总统、丘吉尔首相、史大林、戴高乐、甘地、卡斯特罗、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这些引领世界命运和风潮的人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也经历了这个多元民族的国家,从英殖民地到独立建国的历史,见证了从马来亚过渡到到马来西亚的进程;
我们出生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久盼的和平日子已然出现,我们无需像我的祖父辈那样饱经战火蹂躏,到处颠沛流离,我们已经可以穿上洁白的校服,背上骄傲的小书包,安静地坐在明亮的课室里,听老师讲述一篇篇精彩的课文了,虽然,那是多么简陋的亚答屋顶和木板课室。

更重要的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的许多世界大事、要事、好事、坏事,都在这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发生了和发生着,我和我的同代人,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有幸经历了,甚至参与其中。

不仅如此,我们还与全世界的几十亿人类,一起挥别了二十世纪,阔步走进了二十一世纪。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和我的同一代人,真是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时代。你说呢?

2008年11月7日星期五

书香日宣言

高尔基说: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中国的先哲则说:一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二日不读书,思想停顿,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可见,古今中外,无不鼓励人们走进书香,泅泳书海,拥抱知识。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真正喜欢读书,坐拥书城,并从中发现读书乐趣的人又有几许呢?环视四周,我们的同胞宁愿毫无目的地留连百货商场,孤坐在电视方格前数小时,却始终不愿拿起一本好书,让自己和作者来一次难得的谈心,让心灵来一碗香甜的鸡汤。

于是,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以下的慨叹:
“我们的社会是一片文化沙漠。 “大马的阅读风气令人失望。”
“大马人每年平均只读二本书。” “我们的孩子宁作网中人也不愿打开书本。”

这一个个令人叹息的感慨,不但出自我们的领袖和官员,也来自有识之士和父母师长。然而,感慨了多少年,叹息了多少次,我们的读书风气依旧如一湖死水般溅不起一丁点浪花,更可怕的是,不少人还对书本抱有一种另类鄙夷,犹如“怕输”一样地“怕书”。于是:不买书,不看书,不碰书,视书本如敌人,如草芥,如瘟神,口袋满满,脑袋空空,富有到只剩下金钱。

已故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在《下一个社会》这本著作中告诫世人说:“新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知识将是社会的主要资源,知识工作者将会是主要的劳动力。现今的知识很快就会落伍,知识工作者必须定期回到课室继续进修,与时并进。”

为了紧记大师的遗言,为了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为了华社更光荣地生存在马来西亚,今年,我们六个文教团体联手主办了这个意义深长的书香周活动,希望借此带起一股健康积极的阅读风气,打造一个爱书读书,有情有义的书香社会,并让这股沁人的书香,永久地延续下去。

我们衷心做出下列呼吁:

一。 在每个家庭设立家庭图书室。
二。 在每个社团设立阅读室和图书馆。
三。 成立更多的读书会,集体读书,共同成长。
四。 每天一小时,陪孩子一起读书。
五。 参与各种知识型的文化和学习讲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谨以台湾“新读书主义”推动者高希均教授的话作为今年度书香周的献礼,
让我们一起:

读一流书,作一流人,建一流社会。

写于2006年4月23日居銮市第一届世界书香日活动
朗诵诗:《巾帼颂》

--为大马华族巾帼儿女而作

(一)

南风起处
热带热土
扬起希望红帆
蕉风椰雨
牵手牵心
建起第二家园
从此
身在新天
心在新地
我们的爱
留在南山銮水

头灯闪闪
穿射胶林晨雾
乳白小河
流出柴米油盐汗水香
挥银锄 挑灰泥
红头巾 粗蓝布
不羡红装不自怨
谁说女儿不禁风
巾帼 顶起了半边天
巾帼 顶起了半边天

(二)

美丽的日子人人爱
美丽的日子不会自己来
幸福的家园人人盼
幸福的家园不会从天降
为了美丽期盼
为了无价幸福
姐姐妹妹 姐姐妹妹
不做背后女人
不当温室小花
大姐小妹
走出家门 笑看朝阳
大姐小妹
走上讲堂 喊出最强音
我们是 温柔的力量
结合另一半刚强
撑起
民族社稷
撑起
国家命运

(三)

历史 为巾帼铺新路
时代 催生新的梦想
我们穿街走巷 唤醒姐妹
我们开班授课 开阔眼界
我们闲话家常 情深意笃
我们家政合唱 舞蹈文娱
政治 不再是男儿志气
巾帼女儿 一样各领风骚
家国课题 民族兴革
我们的声音从不黯哑
扶弱助贫 爱心慈善
我们的身影从不缺席
鲜花 来自四面八方
甜蜜 留在我们心中
我们的脸
有自豪笑容
有灿烂笑容

(四)

新的世纪
扬起新的红帆
新世纪的姐妹
拟定重新出发的路标
拥抱金光闪烁的蓝图
缅怀先贤心血
饮水不忘掘井人
从今后
喜见红梅多结子
笑看绿竹又生孙
从今后
喜见红梅多结子
笑看绿竹又生孙


作于2008年9月25日
此诗将于2008年11月24日马华居銮区会周年纪念宴会上首次公开朗诵。
当信仰遇见了调侃
――纵论王朔现象与信仰危机

引言

信仰究竟是甚麽?
信仰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一个民族,或者一代人的信仰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又是如何面临危机的?
当一个民族或是一代人的信仰,面临一种集体扭曲和陷入迷惘时,是否会给这个民族和这一代人的未来带来负面的影响?那会是一种可怕的代价高昂的灾难吗?

发飙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并且持续至整个九十年代的「王朔现象 」,以及王朔的一系列充满调侃和讽刺意味的小说作品,在当代中国青年和大学生,尤其是在「文革」中长大起来的一代人当中,受到了广泛和极大的拥护,甚至影响了一代人的思维模式和生存形态。王朔的作品,首先是对主流信仰极尽调侃,其次是对传统道德嗤之以鼻。作者王朔正是这样的一代人,并且有意识地成为他们在文学上的代言人,因此才有了被当代文学界称之为所谓的「痞子文学」的出现。

这个持续经年的「王朔现象」,向我们的社会提出了一个看似轻松实则沉重的思考题目:当我们在惊呼一代人的信仰缺失已滑落到如此地步之时,又是否曾经扪心自问:是谁,或者说是甚麽原因,造成这种年轻人当中的「痞子文化」和信仰危机的呢?我们的社会和民族,是否需要一个全新的信仰体系的再造工程,藉以拨开我们眼前的迷雾呢?

走进王朔和王朔们的精神世界

中国当代文学,经过建国后十七年文学和十年文革浩劫的反复挣扎,适逢八十年代全面现代化市场经济大潮,经已告别了革命的激情岁月;与此同时,在面临社会结构重组,市民消费文化蓬勃兴起的当儿,文学上也开始出现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局面,彼此间互相交融又互相交手,拥有各自的读者群和影响力。

作为大众文化前卫作家的王朔,以他特有的调侃式语言,尽情的嘲讽和颠覆了主流文化意识以及传统价值观,不但调侃了向来为主流文化所崇尚的“虚假政治理想主义”和“伪道德规范”,更把市井青年的粗言俚语登堂入文,冲击了“正人君子”的传统生活形态,具有明显的叛逆味道,被反对他的主流文学界评为“痞子作家”。但是,欣赏他的评论家们却认为:在王朔作品焦灼不安的背后,藏了许多忧伤的刺痛,甚至释放了不少仁慈的关爱。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我们必须探究的一个社会课题是:王朔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们,究竟是从那里走过来的?这一代的年轻人为何对养育他们的社会和生活形态,抱着如此离经叛道的姿态?与此同时,当我们发现他们是如此深恶痛觉地抛弃了主流的价值信仰后,却没有找到他们究竟要走向那一种更良善的价值信仰的讯号?相反的,我们只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痞子”,“顽主”和无穷无尽的贫嘴游戏。又或者,他们早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价值和信仰了。

王朔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出生和成长背景:「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他人脚下之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一锥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你瞧,即使在自我介绍时,也没有忘记宣扬他的反传统,挑战既有道德规范的本色。这正是王朔和他那一代青年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思想苦闷的写照!

王朔,北京人,生于一九五八年,是来自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京城军区大院」里的「大院子弟」。母亲是一位医生,父亲是解放军政治学院的教师。文革使这些「大院子弟」失去了原有的优越地位而成为抬不起头的「狗崽子」,文革后他们的父辈也接近离休年龄,过去的优越感再也找不回来了。这种严重的落差,给他们带来了失落感,他们变得满腹牢骚,愤世嫉俗,嘲讽一切,调侃一切;与此同时,对于主流知识分子控制全部社会价值系统的现象,早就看不顺眼,于是他们开始反扑和抗争,藉以引起人们对他们这一代人命运的关注。这就是王朔全部文学写作的滥觞和动机,其作品中出现的调侃文字和玩世不恭的生活方式,正是他和同龄的王朔们投向社会的武器和另类呐喊。

作家池莉曾经这样描述王朔:「中国就是有一群王朔。王朔们在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同时在课桌底下做鬼脸。他们讨厌做作的一本正经,恣意嘲笑正统的虚伪的一切。他们由于受尽歧视和压抑,而比同时代人先一步发现人的可怜可悲和可笑,所以他们被迫采取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那种“一点正经没有”的“顽主”的生活方式。于是,王朔的小说便受到了20世纪末年轻人亲兄弟般的认可和欢迎。」(1)在他的同龄人心中,王朔俨然是一位魅力四射的“英雄”,一个争相模仿的偶像。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的「祖国花朵」,是从甚麽时候开始,背弃了父辈们的期望,远离了国家为他们铺就的「金光大道」的呢?是谁让他们从「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愿中出走的呢?又是甚麽原因,致使他们那麽冷漠地看待父母和社会对他们的殷殷期待呢?

王蒙曾经独排众议地对这些王朔们寄于深深的同情和理解:「是的,亵渎神圣是他们常用的一招。但是我们必须公正地说,首先是生活亵渎了神圣,比如江青和

林彪摆出了多麽拙劣和倒胃口的闹剧。我们的政治运动一次又一次地与这些神圣的
东西――主义,忠诚,党籍,称号直到生命――开了玩笑。。。。是他们先残酷地“玩”了起来,其次才有王朔。」(2)

是啊,当一切美好的理想破灭以后,当人们心中的忠诚被一次又一次地骗走以后,当新的道德和价值还没有重建的当儿,我们又怎麽能期待这一代的王朔们,活出一种令人赞赏的生命形态呢?

直到今天,在我们每天接触的年轻人当中,不是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典型吗?可以说,王朔作品中的主人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他们似乎都是痞子,没有高远的理想,一副只懂得吃喝玩乐,没心没肺的模样,对现实世界从不关心,不图正业,充满幻想,专门找碴闹事,愤世嫉俗,却又无法改变现状,最后,只能剩下无赖和耍痞一途,更妄论甚麽价值和信仰了。

由于信仰的断层和缺失,我们的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没有了共同语言,即便在同一代人中间,我们也有了南辕北辙的年轻人。

换过另一角度去探讨,王朔和他的同龄人也不是没有信仰的。挑战“虚假的政治理想主义”,鄙视“伪道德规范”和玩世不恭的另类优越感,不就是他们的价值取向吗?没有信仰也就是一种信仰!他们就是要打破一切,调侃一切,嘲讽一切,惟其如此,才能证明他们的存在,引起人们承认并关注他们的命运。

一代人的信仰缺失,已然可以带来如此沉重的民族负荷与忧患。
问题是,人们是否曾经冷静地从王朔这些所谓的「痞子文学」中看出这一代人的呐喊呢?

调侃文字是王朔们反叛核心信仰的武器和投枪

王朔是如何把调侃文字当成他的武器和投枪的呢?

他的作品有三个明显的阶段:
言情阶段――代表作为《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
调侃阶段――代表作为《顽主》《一点正经没有》《玩的就是心跳》等。
写实阶段――代表作为《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等。

在《空中小姐》中,王朔写了“我”和姑娘王眉的美丽邂逅。王眉对昔日当水兵的“我”充满美好的印象和激情,而现实生活中的“我”却是活脱脱的“痞子一个”:一无所有又蔑视一切,失落颓唐又傲慢自尊,看似超脱潇洒实际上是无可奈何。作品中的这个“我”,只是王朔作品中“痞子”和“顽主”形象的雏形,在他以后的作品中,借用这种“痞子形象”和“顽主语言”来对抗主流文化的描写,变得更加频繁和刁钻起来。

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王朔通过主人公张明的口吻说:“所以我发现大学毕业才挣五十元,我就退学了,所以我发现要当一辈子小职员,我就不去上班了。”因为奉行这样的生活哲学,张明成了“拼命吃拼命玩拼命乐,活着总得甚麽都尝尝是不是?每道菜都夹一筷子”的这样一种典型人物。

在第二阶段的作品中,王朔那种嘲讽主流意识,调侃传统信仰和价值观的心态,更加表露无疑,也更加痛快淋漓,堪称是调侃文字的极致。

单看这一阶段的作品名字,就能看出王朔心中根深蒂固的“反文化”“反崇高”和“反传统”的挑战心态。例如:我是一个十足的《顽主》,整天只会找碴,《一点正经没有》,我《玩的就是心跳》,你们《千万别把我当人》等等。

这一阶段的作品以《顽主》为首。王朔在作品中虚构了一个“三T”公司,专以“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为宗旨,作品中的主人公用最虔诚的正经,却干着最荒唐无聊的事情,甚至包括替别人谈恋爱!小说中的人物并非没有任何文化教养,然而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几乎全部体现在一张嘴上:调侃和耍贫嘴,制造一连串高级或低级的笑料。例如,几个“哥们儿”在百般无聊中竟然决定上街打架闹事,其中有一段情节让人喷饭:

马青兴冲冲走到前面,对行人晃着拳头叫唤着:
“谁他妈敢惹我?谁他妈敢惹我?”
一个五大三粗,穿着工作服的汉子走进他,低声说:“我敢惹你。”
马青愣了一下,打量了这个铁塔般的小伙子,四顾地说:
“那他妈谁敢惹咱俩?”(3)

读者看到这里,都会为之一笑:好一个玩世不恭的马青,在百般无能中仍旧透着一种自我解嘲和随机应变的耍贫嘴本色,那大个子倒也看穿了马青,并不与之斤斤计较。像马青这样的青年人,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不是随处可见又令人深思吗?

然而,王朔在采用这种批判方式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当他在批判别人或别的事物时,总是首先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最低,甚至不惜躺在地上,让对手无从反击。例如当他对卫道士,伪君子进行讽刺时,自己则站到了“痞子”和“流氓”的位置上,让对手无法以他也具有的缺点来否定他的观点。其实,人们之所以不反击,更多的是“瞧不起”和“不屑于”。

好一个王朔!他在调侃别人的同时,也极大的调侃了自己,在嘲讽现实世界种种不对劲事物的同时,也宣泄了自己心中前途茫茫的失落感。而这,恰恰就是王朔这一系列“痞子作品”所要达到的目的:百无聊赖,无可奈何,却又真真切切,令人深思!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写作和宣泄后,王朔自己也开始对那些无穷无尽的贫嘴感到厌倦了。与此同时,他与妻子女儿的美好家庭生活,也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感觉和表达方式。他曾有一段这样的反思谈话:“过去我是自私,猥琐,心中充满阴暗念头的人,以讥笑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为乐事。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幸运的,没有权利抱怨。我开始怀疑,愤世嫉俗究竟是一种深刻还是一种浅薄?”(4)

正因为这种认识,王朔在第三阶段的写作中逐渐减少调侃,并开始描写一些他过去鄙薄过的真挚和深刻。在这个阶段的作品中,虽然还是延用了不少调侃语言,但是已经比较前两个阶段回归写实,成熟和稳重多了。他已经能够将“调侃”这种看似轻松的表达方式,与“沉重”的写实本质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这个时期最突出的代表作有《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和《过把瘾就死》等。

在《过把瘾就死》这部作品中,王朔藉由一对青年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把婚姻写成了一种相互折磨的灾难,家庭成了随时可能开火的战场,真诚和激情早已被生活磨得一干二净,谁也休想从家庭生活中得到温馨,宁静和抚慰。吊诡的是,小说结尾时,作者特意安排了“我”和离了婚的杜梅的重逢和拥抱,这是否隐约地暗喻了王朔们终于醒觉和回归原来的生活常态呢?

王朔是否从此变得成熟了呢?

遗憾的是,即便在王朔后期的作品《看上去很美》中,他仍旧继续乱枪扫射,对我们的传统道德极力鄙视。

作品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

“有一篇课文隐隐触动了他的情感,一个叫孔融的小孩在全家吃梨时只吃了一个最小的。作为一个小孩他很同情那个小孩,他知道小孩孔融想吃那个最大的,只是不敢,不管他乐意与否他只能吃那个最小的。这与其说是一种美德不如说是令人伤心的现实:没有人让比自己小的小孩。你要想吃到大一点的梨,只有自己先变大,不管那部分大――都行。”(5)

熟悉王朔写作风格的人都知道,类似这种对传统道德的嘲笑和蔑视,在王朔的作品中比皆是。

一位学者这样评论王朔的反传统姿态:“如果说偶尔的对传统道德的调侃可以给读者一种新鲜,那麽,像王朔这种彻底的反传统道德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调侃上的。彻底的反传统道德必须建立在传统道德的没落和崭新的新道德建设的基础上。但现实对王朔来说是遗憾的:中国的传统道德不仅没有没落反而不断中兴,而王朔本身又远不具备建立新道德的深刻。”(6)

这就是王朔们的懊恼与苦闷。
既然要和传统道德彻底断绝,又找不到崭新的价值认同,中国的王朔们究竟要走向何方呢?王朔和他的同龄人没有告诉读者,也许,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何处是家园吧!

「王朔现象」是中国版的「嬉皮士文化」?

仔细回味,王朔笔下的人物,总是以一种玩世不恭和调侃的语言方式来面对日常生活。他们是一群都市的嬉游者,企图以“俗而真”的“俗人”标准,去颠覆原有的“雅而假”的“精英”标准,并且沾沾自喜,以此为乐,以此为傲。王朔作品中这种对现存制度的调侃以及其特有的幽默效果,与当代青年的思想意识非常契合,因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作品中出现的调侃话语,例如:“我是痞子我怕谁?”“ 过把瘾”“爱你没商量”等等,就常挂在青年人口中,到处流行,成了一种特有的“王朔现象”,持续经年。

王朔作品主人公的这种价值取向和生存形态,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狂飙于欧美国家的「嬉皮士文化」。

回顾历史上的六十年代,那是美国发动侵越战争的高潮,许多反战的美国青年不愿上战场卖命,开始大批的逃避兵役,越过边境到加拿大做了城市游民。因此,嬉皮士运动的最初出发,蕴涵了明确的反战以及追求和平的诉求。

然而,嬉皮士运动的后续发展,加上极度丰富的物质享受,愈来愈匮乏的生活理想,终于使这些欧美的新一代青年人,陷入了盲目挑战既有生活方式的巢臼,他们蓄留长发,不修边幅,穿着奇装异服,吸食迷幻药物,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有人把王朔和其作品中的痞子形象以及顽主语言,比喻为中国版的嬉皮士和嬉皮士文化,这种比喻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附会和高估吧了。诚然,我们可以在中国的王朔们身上,找到玩世不恭和颓废无赖的生存行为,并将之与六十年代的嬉皮士
对号入座。

仔细探究,两者之间毕竟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分别。

首先,回到三十多年前的中国实景,那是一个以革命和军事化思维方式管理和思考的年代,中国的王朔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革命激情和口号的社会,物质生活相对朴素和匮乏,思想领域也受到严格的钳制。反观欧美世界的年轻人,却是一派丰衣足食,物欲横流的生命形态,唯独的欠缺,就是精神上极度的空虚和迷茫。

其次,初期的嬉皮士们曾经喊出了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鲜明诉求,形成一种相对成熟和自成一格的文化。反观中国的王朔们,除了把他们的全部智慧和能耐,倾注在无穷无尽的耍贫嘴上,就再也提不出甚麽具体的鲜明诉求了。

纵观王朔的所有作品,其主人公大都是没有正当职业,抛弃社会所奉行的核心价值,不屑于走常人之路,辞去公职,四处漂流,放浪形骸的都市游离一族,他们把精力和聪明浪费在空虚无聊的贫嘴游戏上,表面逍遥快活,全无心事,其实内心充满焦灼苦闷,找不到出路,只能在反叛主流文化意识,调侃传统价值观的语境中,寻求到短暂的自我满足。他们是鲁迅先生所批评过的“用两手倒提着耳朵,双脚用力地往上跳,以为这样就可高人一等,谁知到头来却还是双脚踏在地球上”的那一类人。

唯一相同的是,中国的现代王朔们和欧美的嬉皮士们,都是在繁复沉重的生活中丢失了信仰的一代人,他们都是由于不能承受生活中那些沉重的课题,而采取了同样属于逃避和颓废的生存模式。可见,信仰的断层和缺失危机,同样存在于东西方的社会,同样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必须正视的大事。

也许,我们无需对这种怪诞的「王朔现象」过于担忧。

正如今年以来,由上海天娱传媒和湖南卫视联合掀起的“超女风暴”,有人形容那只不过是极其敏感的演艺界打了一个“喷嚏”,文艺界遭遇了一次“感冒”,大众激情开始了一场“发烧”吧了。感冒不是永远的,发烧也一定会退烧,只是时间的快慢而已。可不,它现在不是很快就进入了“超女”的后时代了吗?

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尽管曾经席卷欧美世界,狂飙一时,却也没有动摇欧美文化的主流大势。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千年的积淀,岂能由短暂的冲动而改道?

因此,「王朔现象」也和这种一时激情加上商业运作诱使下炒热的过客一样,一切时髦的东西,尽管多狂飙,并不代表我们社会的主流文化,也不符合良性文化的发展轨迹。一时的媚俗固然能够迎合好奇,但没有人会永远好奇,冲动总要让位于常态,浮躁总要回归于平实。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化现象,「王朔现象」也是会发展和转移的。中国的王朔们,真真切切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信仰再造工程。这种工程,需要全社会平心静气的参与,需要每一阶层付出热情和关怀,而且,越早进行越好。

结语――信仰体系的再造工程

王朔和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在极尽调侃和解构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是时,在尽情地嘲笑社会主流信仰和价值观的同时,始终没有重构出一种具有积极光明面的生活远景,也没有为喜欢他的读者大众,引申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这不能不说是王朔作品没有能够继续升华,进而带给读者一种启蒙感受的遗憾。

回头来看,王朔和他作品的主人公们,曾经那麽无情地调侃和嘲讽了我们的传统道德和信仰体系,但是,中国的王朔们却还是幸运的。可不是吗?被他们无情嘲讽的社会和传统文化,到头来,仍旧是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宽容了他和他的同龄人。

这本身不就是另一个值得中国的王朔们深思的课题吗?

隔着千年时空,我们仿佛听到了孔老夫子“哀莫大于心死”的警钟,也听到了范仲淹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嘱咐。

因此,王朔和中国的王朔们,终归是要回到我们生活的常态中来的。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也许,王朔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们,正是处于这样一种虚无与充实,何去何从的信仰迷思当中吧!他们,或许还应该加上我们,正需要另一种来自时代和生活的新启蒙主义,才能再次快乐的出发!
除了祝福,还有惋惜!

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诗人对自由的诠释,讴歌和追求。
那么,自由,究竟又是什么呢?答案总是千人千解,东西有别。
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两个因爱受伤的女人,一群被迫失去父爱的子女,组成了人世间一串不堪回首的记忆。

岳父,一个陌生的称谓,打从他进入我生命中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一个沉默不语的身影,总是含笑地望着我,却又不发出片言只语。是不善言辞?腼腆含蓄?抑或不愿宣泄心中秘密?我只知道,眼前这个壮硕的中年人,是一个心地善良,感情深藏的长者。

迎娶他的女儿为妻后,和岳父直接面对面交谈的机会不超过十次,言谈话语间,却让我知道他有多么疼爱这个女儿,甚至为她感到骄傲,直至二十多年后的异地重逢,仍然丝毫不掩他心中的欢悦之情。

既是如此深情,那又为何在这桩美事之后,选择只身远走,不告而别呢?
那曾经牵手走过多少风雨,为他生下四男二女的妻子呢?
那曾经用黑胡子亲昵扎过,又流淌着同样血脉的儿女呢?
还有啊,那银发飘霜,用三寸小脚迈步艰难的老妈妈呢?
从今而后,谁来搀扶那风烛中的残年呢?

到底是什么力量?可以让人抛下手中握有的一切,包括亲情,爱情,责任和荣辱,狠心甩开一双手,转回头又义无反顾地牵上另一双手呢?
老人没有告诉我们。我们,他的儿孙们,也没有追问。

为何还要追问呢?
二十年,那是七千多个风雨如晦的日子啊!
眼前这个老人,他过得快乐吗?逢年过节,老人会想起我们吗?
二十年了,有多少的话语?该用什么话语?
来不及整理,我只看到,岁月的痕迹早已爬满了老人那张会说话的脸:

人世间的每一个选择,总是相伴着一个个代价。这代价,有时是彻夜难眠的黑夜,有时是午睡后醒来时眼角边的泪痕,有时,是人的一生。

和岳父告别时,我紧紧地拥抱了他,感到了一种久别的体温,还有一丝微微的颤抖。
回过头来,老人还在午后的骑楼下朝着我的方向张望。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呢?
我必须走回生活中去,带着老人的祝福。
是的,那是一个远离了自己的家,却没有忘记祝福的老人。

2006年2月26日琼兰、莉莉陪我与失散二十三年的老丈人重逢有感。


罗善良学长追思会-悼文

居銮中华学校校友会全体发起人、理事会、青年团、妇女组、合唱团、读书会及全体会员和校友,谨以鲜花素果,追思于罗善良学长之灵前:

敬爱的罗善良学长,今天,我们全体居銮中华学校校友会的成员,抱着无比哀伤和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您举行追思会,除了向您表示我们永远的怀念,也向您进行最后的告别仪式。

罗善良学长,我们更喜欢称呼您为罗主席,缅怀您光明磊落、无怨无悔的一生,我们要真心的对你说:罗主席,能和你成为同学、同事、知己,是我们今生莫大的缘分。今日,站在您的灵前,我们愿再一次和您一起回顾,您和我们大家共同走过的峥嵘人生。

1972年,是您和五位发起人,呕心沥血,筹组和创办了校友会,也是您,领导我们从无到有,自置会所,与母校校园朝夕守望,成为銮中发展和建设的支柱;我们没有忘记,在您的倡议和领导下,我们首创主办了全国独中三语演讲比赛,开启了东西马独中学生的学术交流。今天,这项赛会已经成为了大马华文独中的常年盛会,备受推崇和重视。为此,我们和您一起,感到骄傲和告慰。

我们也没有忘记,是您,再次领导我们首创主办了全柔独中华语辩论比赛,为提高独中学术水准建立了宝贵的平台。如今,这项两年一度的盛会,光芒依旧,深获口碑。

您在校友会的岁月,是我们毕生难忘的记忆,您的办事风格和奉献精神,已经成为校友会同人的一项精神遗产,我们将继承您的遗愿,把您最关心和最热爱的校友会办好,发扬光大,我们的会所重建工作,一定会如期完成,善良学长,您可以含笑告慰矣。

我们当然没有忘记,您对母校和华社的贡献以及服务:您在銮中董事会扮演重要角色,在居銮大埔同乡会和客家公会贡献良多,对居銮中医药业公会诸多关怀,您为华社所作的一切一切,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回忆里。

我们也为您感到欣慰,作为一位丈夫、父亲、祖父和慈祥的长辈,您已成功栽培了五个优秀的子女,您不但把亮民、荣民、钊民、晓慧、晓芬送进銮中就读,也让他们负笈海外,成人成才;他们当中有学士、硕士和医生,作为一位父亲,您是成功的,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您无疑的是我们心中最好的榜样和表率。

作为炎黄子孙,你已做到儒家所推崇的至孝、至情、至性,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敦睦友朋,心系家国,为我们立下楷模,我们以您为荣。

呜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您一定还记得文天祥的铿锵名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春夏秋冬年年有,韶华永逝不再来。盛世英雄豪杰,草根平民百姓,呼风唤雨也罢,平淡朴实也罢,生命的意义不在乎长短,在乎精彩和价值。回顾您的一生,罗善良学长,您应该无愧了,您应该无憾了,您应该可以含笑归去了!

永别了,罗善良学长,我们的亲人。这一别,孩子们失去了他们最心疼的父亲,这一别,亲友们失去了他们最尊敬的亲人。而今而后,天涯咫尺,阴阳永隔,心情音讯无处寄,只有馨香一瓣,遥望天涯。

永别了,罗善良学长,我们的亲人。这一次,我们是真的永别了!既然已经无愧,既然已经无牵挂,我们在此向您说一声:

罗善良学长,我们永远的亲人,您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啊!

居銮中华学校校友会全体成员同心追思,2008年4月13日。


全体肃立,谨此向罗善良学长之灵,行告别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追思告别仪式到此结束。礼毕。

注:本文是应居銮中华学校校友会理事会之邀,为校友会创办人罗善良逝世出殡举行追思会而写。
明吉摩河水几时清?

提起明吉摩河,居銮人总是爱恨交加,感情复杂。回顾开埠以来的岁月,河畔两岸菜畦青绿,瓜果飘香,南山脚下农舍绿荫,炊烟袅袅,清澈河水更是孩子们嬉水的好去处。随着时代和工业化的发展,屋业发展鳞次擳比,大小工厂成排并立,增加人民的就业机会,带动居銮市的发展,原是好事一桩。

曾几何时,这一条带给居銮人美好回忆的“益河”,却给居銮人带来了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成了一条“害河”。居銮人永远不会忘记,上世纪1969年的一场大水,夺走了数十条宝贵的人命,辛苦建立的家园毁了,苦心经营的厂房没了,痛失亲人和财富的锥心之痛,成为受灾难民的终生梦魇。2006年杪的“百年大水灾”,又给沿河两岸居民带来难以估量的财务损失。

整治河流的计划出台了一个又一个,美化河畔的计划也在大兴土木,然而,不知是我们的整治计划缺少长远规划和前瞻思维,抑或是老天有意折磨不知惜福的人类,整治来美化去,我们的母亲河却是越整越千疮百孔,河堤崩塌,水土流失,只要大雨连续下个一天半夜,河水立刻暴涨,水情告急,居銮市民心跳一百,血脉绷紧,已经到了“没雨穷干涸,一雨便成灾”的境地。

近月读报,明吉摩河的命运又出现新的变数,一则又一则令居銮市民坐立不安的新闻跃然纸上:“明吉摩河水一夜变色”,而且“一变再变”,从原来就很不雅观的浊黄色变成乳白色,又从乳白色变成红褐色,市民心中狐疑:这些“有色河水”究竟从哪里来?有消息说是与工厂向河水倾倒染色污水有关,果真如是,执法当局应可依法惩办,以儆效尤才是。遗憾的是,事发数月,迄今未有令人安心的后续发展。

我们的社会其实是懂得“保护环境”的。君不见每条大小河流旁边,都插放着“关爱我们的河流”(Cintailah Sungai Kita)的宣传板。可惜,言者谆谆,视者藐藐,你放你的牌,我照样往河里倾倒垃圾、污水和废物,我们的河流怎么能够不污染发臭呢?难怪我国一位土地专家痛心地说:“我们的大地已经患了癌症,而癌细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生态环境危机,说到底是人类的心态危机!保护和整治环境,还得从心灵环保开始,如果人人爱护环境,执法当局依法行事,人类都懂得善待环境,地球将会美丽如昔,大地将会继续青绿。

注:本文曾刊登于东方日报南马版《民生在线》专栏
是“资产”,就要“负担”!

柔州大臣拿督阿都干尼日前在居銮宣布拨款五十万令吉,充作銮中新课室大楼建设基金。不论是坊间认为的“大选糖果”,抑或是“善意的示好”,对于辛苦奔波到处筹款的独中董事部和华社而言,我们还是表示欢迎的。

大臣在其演词中还说:欣慰銮中已迈入创校九十周年,并认为大马的开放和多元化教育体系,包括华淡源流教育的存在,是我国的一项“资产和成就”,对十年以后的銮中迈入百年,表示祝贺。

坦率地说,类似谈话并不新鲜,比大臣更高级别的国家领袖也曾在不同场合谈及此课题,认同华校的办学精神和成就,鼓励友族同胞向华社学习。凡此种种,听在华社耳中,固然是甜滋滋和颇受用的。但是当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时,却又看到华小师资三十年如一日长期得不到解决,第九大马计划的华淡小拨款微乎其微,独中统考文凭在得到世界数百所大专院校承认之际,却不能在自己国家获得认同,我们就不得不对以上谈话的“诚意”予以适当的保留甚至质疑,耐下性子来:“听其言,观其行”。

为人父母都会把儿女视为心肝宝贝,自豪地认为儿女是父母的“资产”之一。正因为如此,天下父母会毫无疑问地、责无旁贷地、任劳任怨地负起养育儿女,包括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义务。我们从来没有听说有哪个父母认为养育儿女是一种“恩赐”,需要儿女“提呈备忘录”,然后在父母答应负起养育责任时,儿女必须“感激涕淋”。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调整步伐,迎接全球化的竞争,大家都认识到,未来的竞争和挑战不在国内,也不是任何一个崛起的国家和民族,而是当政者和国家领导人是否具备国际宏观视野,团结和整合国内各种资源,为自己赢得一张参加世界和平发展竞赛的入门票。

走笔至此,真希望如同大臣所说的远景那样,再过十年,当銮中、以及柔州境内的宽中、中化、华仁等华文独中庆祝百年校庆时,人们能够看到华文独中已经划入国家教育主流,华小师资早已不再是“老大难”,教育拨款早已遵循正轨和制度化的发出。

唯其如此,国家领袖和大臣的上述言论,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注:柔州大臣阿都干尼于2008年1月8日莅访銮中并宣布代表政府拨款五十万令吉,充作銮中兴建六层课时大楼基金。本文也曾刊登于东方日报《民生在线》专栏。
一路风雨一路歌

都说人到中年万事休!可你却在年过半百知天命的当儿,决定从你服务了22年的职场中淡出,做出两件令家人和朋友们错愕的决定:重返校园修读硕士课程,并且走进一个全新的人文培训领域。你的这个决定和转变,固然得到不少可贵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却是友辈亲人的百思不解和摇头惋惜。

为何不解?惋惜些啥?是啊!这个年纪,你本来应该在原来熟悉的行销职场中继续奋斗,更何况你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是生活得非常愉快和满意吗?回顾这一路走来,你已从一个普通的营销人员,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努力,晋升为高级经理和培训导师,成为同事们羡慕和模仿的典范,都说你应该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公司新进的行业新人分享,培养更多像你一样的行销专才,这不也是另一种饶有意义的企业文化传承吗?

同事们的话说得一点也没错,在情在理,至情至性。你所选择和奉献的行业,的确给了你许多宝贵的东西,收获丰硕:包括物质,精神,人际脉络和个人成长。回首来时路,你可以无愧地说:无怨无悔。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你做出这项改变呢?我于是想起了你经常所说的那句话:“生命有限,价值无限。”

二十余年的职场生涯,风雨兼程,使你知道了“人生必须工作,却不是为了工作”这个极其宝贵的人生启示。工作的酬劳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工作的意义却能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人的一生固然有其生老病死的规律,在这一点上我们都不能选择,但是你却可以选择要如何来设计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心爱的事业,并通过这种选择,成就自己这一生的价值。

生活是何其广阔又何其美丽,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起落和故事,每一段旅程也有各自迷人的风景,这些故事和风景,有一天都会如同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所说的那样“成为亲切的回忆”。生而为人,你应该让自己有机会在更多的领域和空间生活和成长,仅仅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固有的天地,是否会给这仅有一次的生命留下一些遗憾呢?

你说你非常欣赏我国华教老人沈慕羽局绅的一句名言。沈老说:“我是一只勤劳的老工蜂,正在寻找让我奉献的蜂巢!”多么令人动容的一句话啊!当沈老在这样的耄耋之年仍在寻找让他奉献的蜂巢时,你这个年轻的后生啊,又有什么理由停止你的追求呢?

还是义父说得好:“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准备,那就拿出当年的勇气,轻装上路吧!此去,一路风雨一路歌!祝你好运!”



我的手,早已越过南中国海!

照片说明:
(1)在古晋酒楼与拉让江畔诗人吴岸合影
(2)古晋的关金耀大哥是我今生的难忘贵人

拉让江畔诗人吴岸,邮赠两本著作:《砂劳越史话》和《破晓时分》。

越洋的诗情,越洋的友谊。
手捧着来自南中国海彼岸的馈赠,我仿佛捧住一颗永不疲倦的心,一个仍在路上跋涉者的澎湃诗情。

我与吴岸只见过一回,那是三年前古晋的一个早晨。好友关金耀大哥招待我在古晋著名的茶餐室用早餐,端上桌的是两碗纯用黄豆熬煮的营养汤和香喷喷的客家酿豆腐,这是我平生吃过的最满意的客家酿豆腐和营养汤。正享用间,关兄忽然告诉我说:“你认识吴岸吗?他正走进我们的餐室。”我抬头一看,一个飘着白冉、身材低矮的人正慢步走进。

我曾在吴岸的诗集里一睹他的风采,立刻上前与他握手并自我介绍,吴岸不认识我,只是礼貌回礼,也没多谈,便结束了这读者和诗人的第一次邂逅。
记忆中,吴岸当时身体微瘦,但精神奕奕。

三年后,吴岸却想起了我,并且传来手机简讯:
“久仰您从事环保生态研究,可否惠赐贵通讯地址,俾呈拙作讨教”,情至谦诚,心中感动。

是谁?让我再次走进吴岸的视线中?
啊,久仰的诗人,别来无恙?祝您一切安好。
你热情的手,从南中国海的另一岸,伸向此岸,我必须紧紧握住,再说上一句:
这对相握的手,虽然迟到,却更加温热,持久。

美丽的因缘,深情的邀约,我的手,早已越过南中国海,因为吴岸,因为美丽的盾,因为高大的达邦树,因为拉让江绚丽和晚来的潮汐。

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

从《我有一个梦》到《无畏的希望》
--闻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有感

2008年11月4日,美国人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让奥巴马这位具有黑白血统的美国黑人,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45年前的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喊出了黑人要平等、公正和正义的口号,呼吁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人类抛弃唯我独尊的狭隘种族思维和肤色歧视,建立一个“人人生而平等”的新世界。

41年后的2004年7月的一个夏天,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以《无畏的希望》为题发表了专题演说,与马丁路德金的演说前后呼应,更与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前后衔接。4年之后,经过一场艰苦的跋涉,终于昂首阔步走进白宫。

奥巴马在演说中提到的“希望”,不是一种盲目的乐观,而是植根于当前现实的清醒“议程”。他在演说中提到的“无畏的希望”:

“是奴隶围坐营火高唱自由之歌时所怀抱的希望”,
“是移民向远方异乡出发时所怀抱的希望”,
“是海军少尉(指当年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凯里)勇敢巡视湄公河三角洲时所怀抱
的希望”,
“是工厂工人之子勇于克服险阻时所怀抱的希望”,
“是瘦巴巴又有个古怪名字的小孩认为美国必具有其一席之地时所怀抱的希望”。

细读奥巴马的“希望”,是那么的广阔而深邃,又是那么真诚而感人,他不但圆了自己的“白宫梦”,圆了马丁路德金的“平等之梦”,圆了美国人勇敢的“改变之梦”,也圆了全人类翘首企盼的“世纪之梦”,因此,称之为“无畏的希望”,是当之无愧的。

无可否认,在看到美国人突破种族思维,寻求改变而把奥巴马送进白宫之时,人们也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叫嚣多时的单边主义和穷兵黩武,致令美国恶名昭著、国际形象大跌的烟云;从现在开始,奥巴马任重道远,必须以更谦卑的姿态领导美国,执行两百年前立国“独立宣言”中宣示的“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重新赢得世人的尊敬,再次展示美国人的伟大。

邪恶之手可以遮蔽阳光于一时,却不能阻挡灿烂的阳光穿透历史厚重的云层,重现大地。
公平正义,必将如同滔滔大河,荡涤一切过时和污秽的垃圾,一往无前,流向辽阔无边的大海。

今夜,全人类将拥梦入眠。
今夜,许多人将找到自己重新出发的方向。

2008年11月5日星期三





现代学生需要人文修养

今年来的培训活动,增加了许多由各校学生事务局主催的《小小领袖培训营》,这说明现代的学校教育不但重视课堂上的知识性传授,也关注学生在心智、团队纪律和领袖意识方面的成长,这是一种健康的趋势,它将能协助造就一代具有人文修养的新世纪接班人。

读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那些在学业上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往往在与人相处、与人为善的人际交往课题上都差强人意,甚至还有自认高人一等,不屑于其他“后进同学”交往的现象;与此相反,那些在学业上不那么标青的学生,却往往在与人相处、服务精神的人际交往上,具有令人激赏的表现,他们主动积极、任劳任怨、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且富有创意。面对这两类学生,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实应具体个案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既要看到彼等的优点,加以表扬和鼓励,也要看到彼等的缺点和不足,给予适当地劝导和提醒,甚至创造机会让这两组学生交融在一起,让他们发现彼此的优缺点,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从而把自己改造成全方位成长的新一代。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小小领袖培训营》的设计重点,就必须同时兼顾团队合作的意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妨设计诸如最具有合作精神、付出精神、创意精神、关怀精神等奖项,立意表扬具有上述优秀品质的个人和小组,藉以推广和培植上述优良的人文品德。十至十五岁这个年龄层的少年学生可塑性非常强,我们应该在他们长身体、长智慧的同时,也让他们长品德、长修养。
我深信:好领袖并非与生俱来,但每个人都应具有与人合作、欣赏别人的人文修养。

《小小领袖培训营》就能导引出这样的效果。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

南方瞭望
寻找城市的人文风景线

谈起一座城市的地标,我们会立刻想起首都吉隆坡的国油双峰塔,想起楼高六十层的槟城康大,想起南方边城新山的大钟楼广场,就如911之前人们一提起纽约,就会自然地想起帝国大厦的雄姿一样。

然而,当我们放眼寻找一座城市的人文地图时,即使走遍全国大小城镇,却常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感。可不是吗?摆脱殖民地统治枷锁独立建国以来,我们已经走过了四十七个稳步前进的年头,有辉煌条纹为证,也就是快半个世纪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物质生活,真可说是一日千里,进步神速。当我们开着国产英雄车,驰骋在笔直通畅的南北大道,横越波光粼粼的槟威海峡时,心中莫不升腾起一股与有荣焉的情怀。对比其他东合成员国家的发展水平,虽不能妄自称首,也足以令国人感到自豪了。

回过身来,让我们细细思量,在这些由钢骨水泥堆砌起来的城市繁华和丰衣足食的背后,我们那些已经摆脱三餐温饱威胁的城中人和现代市民,究竟生活在一种怎样的文化氛围之中呢?正当举国上下卯足全力迈向先进国的宏愿理想时,我们是否已走进一条除了物质就是经济的窄路?我们的文化建设和人文修养是否有同步并进?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和默默耕耘的文化工作者,是否已得到了他们应有的肯定和认同?答案,却是令人担忧和叹息的!别忘了,建设一个具有高度人文修养的优雅社会,更是我们整个宏愿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实,由钢骨水泥堆砌起来的建筑物,也不全是冰冷无情和没有意义的景观。那些设计独特,匠心独运的博物馆,文化宫,音乐厅,歌剧院和图书馆等,就是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最佳文化载体,是一种优雅社会的表征和代言人。越是进步和成熟的社会,对于上述人文建设方面的投资和努力就越大,越认真,越积极。

去年十月,当我在中国福建省的几个主要城市旅游时,赫然发现:就在离开厦门市不到两个小时车程的侨乡安溪县城里,当地的政府和人民,在环绕着龙湖风景区河畔的大理石围栏上,镌刻了一首又一首的唐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绝,总数不下三百首。我们绕湖漫步,有孟郊的《游子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还有李白,杜甫,李贺和杜牧等人的首首佳作,令人目不暇给。我们还看见一对母女,站在其中一处石砌围栏旁,乍语还笑的低语着,那幅情景至今难忘 。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中,古人和今人,历史和现实,物质和精神,在我们的面前,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交会,展现了一道令人着迷的人文风景线。试着想象,在每个晨光熹微的日子,或是彩霞满天的黄昏,当人们漫步在这条唐诗长廊醉心赏读时,将是一种何等美妙的享受啊!

绕湖伸展的唐诗长廊,俨然是一座露天的唐诗大讲堂,更为四方游人带来一分心灵的飨宴。我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感到庆幸,也对这一群极具文化气魄的设计者们肃然起敬。

这些年来,我有幸游走于东西马的许多大小城镇,发现人文建设做得最好的大马城市,首推砂劳越州的首府古晋市。这是一座善于用博物馆诉说历史和未来的城市,拥有不少过六间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其中包括了砂劳越州际博物馆 ,伊斯兰文化博物馆,猫博物馆,木材博物馆,军警博物馆,以及一座令西马华社无比钦羡的砂劳越华人文物馆。此外,砂劳越河畔的历史走廊,热带雨林环抱中的砂劳越文化村,市区中心的群猫雕塑,古色古香的中华牌楼,见证历史沧桑的百年老树,以及亚洲最干净城市的美誉等等,在在都说明了这是一座处处铺满人文风景线的魅力城市,去了还想再去,游了还想重游。

我们深深的爱着自己生活和成长的城市,我们有千百个理由要将它妆扮得更有灵气。因此,不管是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或是着眼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我们有理由要求那些大权在握和城市建设的设计者们:当你们在为未来拟订五年或是十年发展大蓝图时,请为每一座城市的人文建设项目多放些心思吧!请让我们的土地,更多的矗立着一座座会说话会唱歌的建筑物,更多的文化公园,更舒适的阅读空间。毕竟,这是一项造福国家社会,又能为后代子孙带来福祉的莫大功德啊!

后记:本文曾刊登于2004年11月21日星洲日报《大柔佛:大家谈》栏目。

2008年10月24日星期五

初小组朗诵诗
星期八的希望

《改写自第三届全国华小诗歌创作比赛亚军作品》

一天晚上
吃过晚饭
我听见妈妈对爸爸说
小丽是个聪明的孩子
我们要好好栽培她

于是从那天开始
我开始忙碌起来
星期一补国语
星期二补英语
星期三补科学

我补得好累
也读得好累
真想向妈妈请假
却听到爸爸对妈妈说
小丽是个勤劳的孩子
我们要好好栽陪她

于是从那天开始
我加倍地忙碌起来
星期四学电脑
星期五学书法
星期六学唱歌

我的眼睛好疲倦
我的双手又酸又麻
真想向爸爸请假
又听到爸爸妈妈轻声说
为了小丽的健康
我们应该让小丽多运动

于是从那天开始
星期天我就去了游泳池
我的时间表
就这样
排得密密麻麻
琴棋书画 十八般武艺
样样都得精通
我真想对爸爸妈妈说
请给我增加一天
我只希望能有一个星期八
让我好好大睡一觉
你们说
好 还是不好?
好 还是不好啊?
初小组朗诵诗
绿色小卫士


太阳 升起来了
花儿 从睡梦中醒过来了
草尖上的露珠儿
转个身 溜进泥土里去了
我换上一身轻装
骑上新买的小铁马
向着美丽的原野
出发了

叮铃铃 叮铃铃
轻快的小铁马
在乡间的小路上奔跑
路旁的野花
迎着朝阳 随着和风
摇头摆尾 舞动身腰
欢迎我的到来

你好啊 小花
我虽然不知道你的名字
却知道你有一颗美丽的心
你每天用鲜艳的花瓣
装扮五彩的大地

你好啊 小草
人们都说你渺小不起眼
我却知道你志气并不小
你每天都长高一点点
点缀美丽的风景

我的小铁马继续往前走
眼前是望不到尽头的胶林
直挺挺地站在两旁
乳白色的小河
流淌着醉人的芳香

我的小铁马继续往前走
眼前是一望无边的油棕山
绿油油地爬满大地
金黄色的果实
撑起金灿灿的希望

小铁马呀小铁马
猜猜看
今天我为什么心花怒放
告诉你
我是大自然的小管家
我是绿色小卫士
谁爱绿色 我就和他交朋友
谁爱绿色 我就把这首歌儿 献给他
原创朗诵诗
爷爷对我说


夕阳西下 炊烟袅袅
我拉着爷爷的手 听爷爷讲故事
爷爷的故事听也听不完
有的故事让我开窍
有的故事让我感动
有一个故事
爷爷讲得很悲伤
我也听得流眼泪

爷爷说
在他幼小的时候
天空总是那么明亮 蓝得像海洋
鸟儿总是那么自由 啼声不绝
吸进肺里的空气 是香香的 甜甜的

爷爷又说
在他年少的时候
河水总是那么清澈 畅快地奔流
鱼儿总是那么快乐 繁殖生长
把双脚放入水中 是清清的 凉凉的

爷爷还说
在他年轻的时候
马路上没有长长的车龙
站在路旁没有呛喉的黑烟
公园里有柔软的绿茵
花圃里有飞舞的彩蝶

如今 一切都改变了
如今 一切都远去了
天空 是灰灰蒙蒙的
空气中 有令人窒息的烟霾
河里流淌着污秽的垃圾
中毒的鱼群在翻白透气
站在马路旁
黑烟 总是把我呛得咳嗽不止

我流着眼泪问爷爷
这一切 都是为了什么
这一切 都是谁造成的
爷爷悲伤地说
贪婪的人类 只懂得索取和挥霍
自私的人类 不懂得爱护地球
自作聪明的人类 是自作自受啊!

我拉着爷爷的手 继续问道
我们还能回到过去的日子吗?
我们还能呼吸甜甜的空气吗?
爷爷摸着我的头 深情地说
孩子 日子不能回头
我们的心却可以回头
生活 可以简单一些
欲望 应该减少一些

望着爷爷的脸
回味着爷爷的话
我好像听懂了
又好像没听懂
你们---
是否听懂了呢?
初小组朗诵诗
爸爸的肩膀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
我就喜欢爸爸的肩膀
那是一个
让我高高在上的肩膀

幼小时
我总是缠着爸爸
骑在爸爸肩上
央求爸爸走公园 看街戏
走了一圈又一圈
逛了东街逛西街
听着爸爸的呼吸声
我问爸爸累不累
爸爸说 不累不累 你轻着哪

爸爸不在的时候
我就觉得孤单
想起那个温暖的肩膀
我的心儿就热起来
爸爸的体温啊
就是我的胆量

亲子运动会
我骑在爸爸的肩膀
像一匹出闸的骏马
跑出了第一名
爸爸流出斗大的汗珠
我问爸爸累不累
爸爸说 不累不累 开心就好

如今 我已长大
爸爸的肩膀
还是那样结实有力
我知道
爸爸的肩膀
不仅能够把我高高撑起
还能撑起一个家
撑起全家人的希望
扛起全家人的烦恼
我知道
爸爸的肩膀
就像一座山
只要我愿意
这个肩膀
是我一生的依靠
原创朗诵诗
我需要一座校园


我需要一座校园
每天清晨
当我踏着轻快的脚步
走进你的时候
你将迎接我
以满园的红花和绿树

我需要一座校园
每个日子
当我带着愉快的心情
走进你的时候
你准时响起的钟声
陪我上课下课和放学

在我渴望的校园里
老师的笑容如清晨的霞光
教我写下独一无二的方块字
没有责备和打骂
只有鼓励和打气
我退步了 老师忧心
我进步了 老师宽心

在我向往的校园里
同学的友爱像和煦的春风
陪我一起迈向浩瀚学海
没有嫉妒和猜疑
只有加油和关怀
我落后了 大家担心
我赶上了 大家开心

我需要一座校园
这里有点燃梦想的丰碑
科学家在向我眨眼
音乐家在向我招手
每一个角落
都可听到昂扬的誓言
每一堂课
都是实现梦想的加油站

在我这样的校园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掌声和鲜花 属于勤奋的人
鼓励和温暖 伴随我的成长

这样的校园
学生快乐
老师快乐
家长快乐
人人都能成人
个个都能成才

这样的校园
是学生们的梦想
老师们的梦想
家长们的梦想
孔子的梦想
闪耀千年的梦想
儿童相声
一大一小


甲 : 我喜欢大。
乙 : 我喜欢小。
甲 : 我们是一大一小。
乙 : 我们是一小一大。
甲 : 我是大萝卜头。
乙 : 我是小不点儿。
甲 : 大萝卜头好吃。
乙 : 小不点儿可爱。
甲 : 我的个头比你大。
乙 : 大个头容易中枪。
甲 : 我的力气比你大。
乙 : 你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甲 : 我还是喜欢大。
乙 : 我还是喜欢小。
甲 : 我住在大城市。
乙 : 我来自小甘榜。
甲 : 大城市生活真热闹。
乙 : 小甘榜空气真新鲜。
甲 : 你们小甘榜交通不方便。
乙 : 你们大城市一天到晚堵车。
甲 : 小甘榜的人没有见识。
乙 : 大城市的人缺少人情味。
甲 : 还是大好。
乙 : 还是小好。
甲 : 我是大人,我比你强壮。
乙 : 我是小孩,我比你得宠。
甲 : 大人可以不用上课。
乙 : 小孩可以不用上班。
甲 : 大人可以工作赚钱。
乙 : 小孩一伸手你们大人就得给钱。
甲 : 大人可以自己开车。
乙 : 小孩可以每天搭顺风车。
甲 : 我是大学生。
乙 : 小学生长大了不就是大学生吗!
甲 : 我是大卡车。
乙 : 大卡车没有我这四个小轮你就走不动。
甲 : 我是大人物。
乙 : 大人物回到家里还是要照顾小人物。
甲 : 还是大好。
乙 : 还是小好。
甲 : 小有什麽好?
乙 : 大有什麽好?
甲 : 我是大名鼎鼎。
乙 : 我是小巧玲珑’
甲 : 我是大小都通吃。
乙 : 我是小刀踞大树。
甲 : 我是大人有大量。
乙 : 我是小孩不计大人过。
甲 : 你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乙 : 你总是用大人的势力剥夺小孩的权利。
甲 : 你看事情总是小心眼儿。
乙 : 你做事情老是粗心大意。
甲 : 你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乙 : 你是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甲 : 你是长不大的小不点儿。
乙 : 你是糊里糊涂的大头虾。
甲 : 你怎麽老爱和我抬杠。
乙 : 谁叫你老是以大欺小。
甲 : 我们还是握手言欢吧!
乙 : 早就应该和平共处了!
甲 : 从现在起,我们都是一家人。
乙 : 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甲 : 我们应该有大有小。
乙 : 我们不能没大没小。
甲 : 你比我小,我要保护你。
乙 : 你比我大,我要尊敬你。
甲 : 我会把好吃的东西都让给你。
乙 : 那我就是让梨的现代孔融。(拿出一粒梨)
甲 : 什麽?你是现代恐龙?
乙 : 是孔融,不是恐龙。
甲 : 那我就不客气了。(把梨抢过去)
乙 : 哎!。。这不是孔融让梨,你是恐龙抢梨啊!
甲乙: 谢谢!
(谢幕鞠躬)
新春相声
春联世家
 

甲 : 哎,你今天怎麽会在这儿?
乙 : 笑话,你问我为什麽会在这儿?我是今晚的表演嘉宾啊!
甲 : 你是表演嘉宾,那我是谁啊?
乙 : 你瞧这家伙,一上了台连自己是谁也搞不清楚了。你不就是特地来捧场的
观众吗?
甲 : 哎,臭美!你是表演嘉宾,而我只是来捧场的。我捧谁的场啊?
乙 : 当然是捧我的场啦!
甲 : 捧你的场!你是什麽名堂啊?
乙 : 什麽名堂?你真是孤陋寡闻,有眼不识泰山了。
甲 : 什麽泰山?
乙 : 我就是名满南芭山,誉满居銮河的春联世家啊!
甲 : (掩咀窃笑)就凭你肚子里这麽点学问,还敢自称春联世家?我还是驰名
中外的春联博士呢!
乙 : 你要是不信,咱俩听听现场观众的掌声,看看谁最受欢迎?
甲 : 看谁的掌声最多最响亮,就表示谁最受欢迎?
乙 : 行啊!由我先开始:各位居銮的乡亲父老,兄弟姐妹们,我是蝙蝠城里家
喻户晓,人称居銮第一名咀的春联世家。请大家鼓掌。《等待鼓掌》
甲 : 各位在座的先生小姐,俊男美女,帅哥辣妹们,我是毕业自中国北京春联
大学的春联博士。请大家多多捧场!《等待鼓掌》
乙 : 慢着,慢着,你老哥是什麽时候出国留学的呀?
甲 : 你老弟又是从那里钻出来的春联世家呀?
乙 : 哎呀,咱俩别只顾站在这儿抬杠了!观众朋友今晚可是来听咱俩说相声
的。
甲 : 对对对,咱俩是来说相声的。
乙 : 那就赶紧用春联向观众朋友打个招呼,拜个早年吧!
甲 : 这还不容易,你问到我的老本行来了。
乙 : 不过我有个要求。
甲 : 什麽要求?
乙 : 咱俩的春联里头一定要有一个春字。
甲 : 保证带一个春字。
乙 : 先别吹,看看再说。
甲 : 你听着,带春字的春联:
《南芭山下风光好,居銮河畔春意浓》
我有一个春字。
乙 : 你也听着:《蝙蝠城里舞春风,纪念堂内闹金鼠》
也有一个春字。
甲 : 再来:《狗哥归去花果山,金鼠一闹天下春》
带一个春字。
乙 : 我也有:《张灯结彩迎春到,情牵中华传乡音。》
也带一个春字。
甲 : 看不出你这里头还真有些墨水。
乙 : 多年不见,你老哥的学问也大有长进啊!
甲 : 其实,春联是咱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乙 : 是祖先留给咱们后代子孙的宝贵遗产。
甲 ; 过春节少不了这红彤彤的春联。
乙 : 少了这红彤彤的春联,就减少了春节的喜气。
甲 ; 那麽你是否知道中国最早的第一幅春联,是起于何时,由何人所写吗?
乙 : 那是五代后蜀时期,由一位亡国之君孟昶(读音:场)所写。
甲 ; 他写些什麽呢?
乙 : 他写的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空。》
甲 : 这家伙果然有学问。那你又知不知道,咱们的春联有多少个字呢?
乙 : 最少的是一个字,最长的可以随心所欲。
甲 : 咱俩就在这儿给观众朋友们介绍介绍吧!
乙 : 好说。就从一个字的春联开始吧!
甲 : 我有一个《春》字。
乙 : 我有一个《福》字。
甲 : 你怎麽把这个《福》字倒过来贴呢?
乙 : 倒过来贴才表示《福到了》,这你不懂。
甲 : 原来如此。我这里有两个字的《大吉》。
乙 : 我这儿也有一幅《常满》。
甲 : 我的《大吉》可以贴在大厅正中,一家大小,大吉大利。
乙 : 我的《常满》贴在米桶,米桶常满表示我们家丰衣足食,一年到头都饿
不着。
甲 : 太有意思了。有三个字的春联吗?
乙 : 有,你听着:《迎新春》,《庆佳节》,三个字。
甲 : 有四个字的吗?
乙 :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
甲 : 还有呢?
乙 : 《恭贺新禧,万事如意。》
甲 ; 暂停一下,这样太简单了。你能不能从一数到十,都给造一幅春联呢?
乙 : 我就知道你会出这个题目,你请看:
一元复始,二泉映月,三阳开泰,四季如春,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七路亨通,八面玲珑,九转功成,十分春色。
(展示预先写好的春联)
甲 : 我也会,也给大家来念一段:
一马当先,二八佳人,三生有幸,四平八稳,五福临门,
六六大顺,七窍全通,八仙过海,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乙 : 瞧你都什麽乱七八糟的,这那是春联啊!
甲 : 言归正传,我们来点正经的。
乙 : 来点正统的。
甲 : 你听好啊:《江山如画,大地皆春。》我有春。
乙 : 你听我的:《百鸟朝凤,闻鸡起舞。》
甲 : 慢着!你这里头没有春,犯规。
乙 : 但是我有鸡啊!鸡年到了嘛!
甲 : 鸡年!算你对。再来:《百花齐放,万木争春。》我有春。
乙 : 《山欢水笑,冬去春来。》我也有春。
甲 : 我还有五个字的春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乙 : 你想考我啊,你说的不就是年三十晚除夕夜吗?
甲 : 你猜到啦!
乙 : 我也有一幅:《人和春常在,政稳世乃安。》
甲 : 这不是咱们首相伯拉向华人同胞拜年的春联吗?
乙 : 你也猜到了!
甲 : 下边是六个字的春联。
乙 : 多少字我都不怕。
甲 : 《门前山青水秀,屋里鸟语花香。》
乙 : 《咀上恭喜发财,心里红包拿来。》
甲 : 有你这样公开讨红包的吗?含蓄一点好不好。
乙 : 好吧,来点含蓄又文雅的:
《台上猛抛笑弹,台下狂呼过瘾》
甲 : 这才象话。你会七个字的春联吗?
乙 : 容易得很,满街都有,就连咱们观众朋友都会。
甲 : 那好!咱们来一个现场有奖对春联游戏。我出上联,那个观众朋友答对下
联,送你们一分礼物。
乙 : 观众朋友听好了。
甲 : 我的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那位要对下联?
乙 : 对了,是《春满乾坤福满门。》(送一分礼物给答对的观众)
甲 : 看来,我们的观众朋友对春联也颇有研究啊!
乙 : 下面你出上联我来对下联。
甲 : 听好:《开门迎春春风扑面,》
乙 : 我对:《抬头见喜喜上眉梢。》
甲 :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乙 : 《欢欢喜喜岁岁年年。》
甲 : 好话都让你给说完了。
乙 : 继续再来啊!
甲 : 《爆竹三两声人间换岁,》
乙 :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甲 : 《千秋大业从今日做起,》
乙 : 《万代幸福靠双手创造。》
甲 : 果真难不倒你。
乙 : 废话少说,再来。
甲 : 《家家户户处处干干净净,》
乙 : 《时时事事样样顺顺利利》
甲 : 好家伙,再来,下面咱们比赛看谁的最长:
《年年迎春年年添福年年过年,》
乙 : 《岁岁丰收岁岁有余岁岁加岁。》
甲 : 《家家喜贴春联对对春联抒壮志,》
乙 : 《人人争放花炮声声花炮展豪情。》
甲 : 《春光照人间人间大地皆春春常在,》
乙 : 《佳节到銮山銮山全民同乐乐无穷。》
甲 : 《台上台下你一句我一句句句皆好话,》
乙 : 《大包小包你一包我一包包包都有钱。》
甲 : 那咱们赶快派红包啊!
乙 : 派红包!
甲 : 我这儿有十个春联红包,观众朋友上来说一句新年祝贺语,这个大红包就
送给你。那位要开始,来!
(邀请十位观众说吉祥语)
乙 : 送完了红包,你看咱们是不是该给每位现场的观众,送幅春联好过年啊?
甲 : 好!我们送给大家的春联是:
《狗去鼠来喜事多,》
乙 : 《千家万户好运到。》
甲乙: (鞠躬谢幕!)


完稿于2004年11月14日星期
修稿于2007年12月08日星期六
五百年的缘分

今年的教师节,我在报章的教师节特辑里读到一篇感人至深的报导:
《愿做一棵树》。故事的主角是一位马大中文系的毕业生,曾在吉隆坡的中学教书,目前是我国副教育部长拿督韩春锦的特别助理。她,就是张瑞慈老师。

这篇报导有两则发人深省的描述。
其一,在张瑞慈老师看来,学生早已在五百年前,化做一棵树,站在我们必经的路上守候,希望与我们结下一段师生情缘,他是我们前世的知己,身为老师的,当我们经过时一定要看到他,千万不可辜负他的期望,更不可让他成为一片凋零的叶子。

其二,她的内心深处,至今仍有一件挥之不去的沉痛回忆:一位住在吉隆坡郊外木屋区的单亲家庭女生,家境贫穷,母亲无固定职业,经常空着肚子上课,老师发现后长期供应早餐,孝顺的女生却把这包珍贵的早餐给了同样挨饿的母亲,甚至流着眼泪向老师透露有被卖入火坑的可能。果然不久之后,这位女生就从她的眼前消失,没有再回校园。由于忙着一些工作没有及时家访,待到她前往女生原来的住处家访时,却被告知早已搬迁和不知去向了。张老师的脑海立刻浮现了那个可怕的陈述。这位女生后来的命运如何呢?没有人知道,但是,张老师说:“这次事件,让我找到了当老师的全部意义。”

读着这样的报导,我们是否也会心有戚戚焉呢!那一个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准客户,是否也曾站在某个角落守候着保险从业员的翩然到访?而当你因为各种烦琐的大小事务,终于无视他的守候时,他是否也会成为一片凋零的叶子?有那么一天,当孤儿寡妇用颤抖的手捧起保单的时候,你是否又找到自己工作的全部意义呢?

回头看看我们身边的同事,上司,部属,甚至广而化之,推演到我们的丈夫妻子,兄弟和儿女,在无可预知,人海茫茫的时空里,我们竟然能够跨越千山万水,排除各种迷雾和区隔,牵手走在人生道上,成为一起生活,为理想和事业打拼的伙伴,莫非我们也曾在彼此必经的路上等候了五百年?如果真是如此,那该是一种需要我们怎样才能表达深情于万一的缘分啊!

原来,张老师的这份情怀,是来自当代一位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诗:
《一棵开花的树》。里头有这样的诗句: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站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进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掉落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为了珍惜这五百年的缘分,我请您一定要走进这一方《心灵家园》。
毕竟,我,我们,你,以及所有读着这篇短文的人,我们不也是曾在路旁彼此守候了五百年吗?
让梦想动起来
―― 写给少年朋友的信

亲爱的少年朋友们,同学们,老师们,你们好!
还记得那位会说很多好听的故事,会唱歌又和大家一起玩游戏的孙老师吗?每一年,我都会走进不同的校园,和许许多多的老师和同学们见面,有的已经是老朋友了。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你们了,而且深深地享受着这样的工作和生活。

但是我又常常为同学们担心,现在的社会风气可坏透了,各种歪风邪气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可不是吗?有许多刚升上中学的少年同学,一个不小心就误交了损友,荒废了学业,中途辍学和离开校园,断送了美好的前途。多麽令人惋惜啊!

我以为,少年同学必须从小就立下自己的梦想,并且为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努力读书,充实自己,结交有理想和积极向上的朋友,远离那些歪风邪气和令人堕落的陷阱,多读好书,多参加各种心智成长生活营,你们一定可以让自己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美国纽约市的哈莱姆地区,有一所称做PS121的黑人小学。1981年的一次六年级毕业生集会上,来了一位名叫尤全朗格的演讲嘉宾,他从这所小学毕业,而且是一位非常成功和富有的校友。当他了解到这所学校的六年级毕业生当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升上中学,在他们当中竟然没有一人升上大学。他决定要改变这种现象。

他在讲词中,引述了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那篇举世闻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鼓励孩子们一定要对未来抱有一种积极的梦想;他从小学中学一直讲到大学,希望大家把教育当作一把摆脱贫穷的钥匙,并且当众许诺,设立一个奖学金,成立一个教师支持计划,赞助那些完成中学又能够升上大学的学生。在场的学生听了以后非常激动,他们过去在心中想都不敢想的大学之梦,忽然间已呈现在眼前,变得清晰起来。

多年以后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年的52位毕业生之中,有48人完成了中学课程,而且全部上了大学。尤全朗格先生的这个设想和实验,说明了一个极其明确的教育原理,那就是:鼓励孩子们从小就对未来抱持积极的梦想,是多麽的重要。世界上再也没有什力量,能够取代梦想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千想万想,不如梦想第一,千讲万讲,不如大讲梦想啊!

还记得我们那棵快乐的梦想树吗?快把我们心中的梦想写下来,挂在这棵梦想树上,勇敢地和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还有你的老师和同学分享,他们一定会支持和给你鼓励,当然我们还要每天浇水灌溉,施肥照顾,直到梦想开花结果。

你树立梦想了吗?如果没有,那麽今天就为自己立下一个伟大的梦想吧!
记住:有翅膀的人,一定要飞翔,有梦想的人,一定要圆梦。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心中的梦想动起来吧!对了,就是现在!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但是,你们要好好爱惜自己哦!
我会在未来的街头等你们!祝福你们!


完稿于07-04-2005
远景工作室
韩窗外望
快乐归人

三十五年前的一九七一,那是一个风雷激荡的年代。
那个年代的华文独中和读书环境,就像华社的前途一样,极具动荡,令人不安。窘迫的家庭经济,迷茫的十字路口,年轻的心,已经无法继续留在课堂。

于是,我提早离开了万般不舍的校园。

辗转人间,游走时空,走遍千山万水,阅尽人间悲欢,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天命之年,像一支北飞的归雁,来到美丽的槟城,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二次校园生活—--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班。

那天清晨,匆匆赶到韩院,静静的校园,迎接我以满园青葱。走过绿草如茵的操场,信步来到林连登老先生拄杖凝视的地方。

我惊扰了他吗?抬头仰望,是一道慈爱而深邃的目光。

不远的马路上,车声依旧,那可是与老人家百年相伴的喧声!
我知道:老人家一定会欢迎我这位南方之子的到来。

在一处浓荫石椅坐下,贪婪的双眼忙着四处寻找。

啊!回来了,沉睡了三十五年的甜蜜记忆,我那远在南方的绿色山岗,也有这样沾满露珠儿的草场,也有这样排满浓荫的校园。也许,我今儿来得太早了,竟然找不到一个白色的青春身影。

轻风拂过,一颗多情的榕子落在我的身旁。捡起来,紧紧地握在手里,仿佛握住一段远去的岁月,仿佛找回一个清晰的梦。于是,就有了重返校园后的第一首诗:《快乐归人》

百年榕荫依旧
草场上的身影
来了又去 去了又来
匆匆 总有美丽邂逅

曾经的风霜
早已走进记忆
扰攘的烟尘
悠悠诉说历史

有人在此伫立
思索百年 
执着眺望
有人百年之后闯了进来
低回沉吟 
继续思索
 
风 来了 
是谁 如此多情
榕子啊
知否
我不是过客
我是快乐归人
       
12.10.2006(韩院)
乙酉中秋抒怀
诗词月色总关情


中秋来了!
美丽的中秋,总让人想起明月,想起嫦娥,想起那些凄美的传说,想起传颂千年不缀的诗词。

抬头苍穹,皎月高挂,撒下一地清辉,带给人间多少温柔和怀想,就连天边的彩云,也懂得了追月。多情的人类,又怎能不对月当歌呢?

从古到今,人们给了明月许多赞叹和吟咏:从春月,夏月,秋月到冬月,季节变换,望月的心却始终不变。从吟风弄月,歌月,颂月,踏月,跳月,扑月,梦月,直到今人的登月,你究竟是更多地钟情于神话中构筑的明月,还是回归空茫宇宙中的那颗星球呢?

遥想千年以还,人们对明月的深情,一经建立,就不曾中断。
感谢我们勇于梦想和创造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射日的后羿和奔月的嫦娥,外加一座清冷的广寒宫,砍树的吴刚,捣药的玉兔。倘若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里,没有了这些凄美和传说,我们与明月的深情,肯定不会如此千年,又如此不舍。

应该感谢的,首先就是那位被誉为宋朝第一才子的苏轼。他的一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早已被历代诗人墨客评为千古绝唱,并赋予他「咏月第一人」的美誉。不信你请看,单是开头的二句:「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一下子就把我们引进了对月当歌的浓浓情思当中。

这首千古绝唱始填于公元一零七六年,距今九百多年前的一个中秋赏月之夜。当晚,他一边与友人开怀畅饮,一边思念起阔别多年的弟弟子由,也就是苏辙。

这首词的后半段这样写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看: 「人有悲欢离合」是社会现象,「月有阴晴圆缺」是自然现象,诗人用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如此贴切又如此深刻,真不愧为宋朝第一大才子。最经典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二句,展读所有的咏月诗词,再也找不出比这更优美,更能寄寓深情的字眼了。

同样一个苏轼,也没有忘记提醒月色下的我们:「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见于他的《中秋月》。全诗为:「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有人说:由于苏轼一生礼佛和学禅,使得他在颠沛流徙的生涯中,学会了笑傲阻厄,豁达自处,反映在他的诗词中,便能常带禅意,令人顿悟和释怀了。

其实,早在苏轼之前,晚唐诗人李商隐也曾以一首七绝《嫦娥》,寄托了他对明月的凄美心境: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在李商隐看来,寂寞的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不死药,如今只能独守清冷月宫,面对茫茫无边的碧海青天,深叹一句高处不胜寒而夜夜不能眠。

李商隐的另一首《霜月》,也巧妙地把神话中主操霜雪的青霄玉女和月宫里窈窕多姿的嫦娥放在一起,并颂赞只有她们俩才能耐得住高寒,在冷月和霜雪中斗美竞艳,留给人间一地清辉。他在诗中这样吟咏: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寒,月中霜里斗婵娟。

毫无例外,我们的诗仙李白也曾望月抒怀。一首《静夜思》撩起了古今多少游子的千年乡愁,诗末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准确地道出了千万游子的共同心声,传颂至今。

也许是受了李白的召唤吧?我们的桂冠诗人余光中先生,不也是跨越千年时空,喊出了同样令他撕心裂肺的现代乡愁吗?所不同的是,他一再感叹的,竟然是一句:

「如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不是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吗?
但是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啊!
望月抒怀,低头思乡,一样的月光下,隔代的诗人,却依然是一样的心情,一样的呼唤。生活,总是如此惊人地循环和相似!

不是吗?月色虽美,我们的诗人却常常是寂寞的。你瞧,李白就有以下的慨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原来,诗人飘泊一生,多有寂寞。虽然天上有美丽的月色, 花丛中也摆上了一壶好酒,如此良辰美景,却又自斟自酌无人相伴,只好举起酒杯邀来明月,加上自己的身影,便成为所谓的“三人”了。对于李白这样豪放不羁的好酒之人,如此的《月下独酌》,真个是:情何以堪啊!

朗月当空,我们的诗圣杜甫当然也不会缺席。他的咏月名句就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为何说「月是故乡明」呢?果真如此吗?那自然不是一种科学的真实,只不过是飘旅在外的游子,寄托浓浓思乡之情的一种美意吧了!人们总会把思念中的事物想象得比现实还要美好些,说故乡的月亮比别处更明亮,在感情上我们尤其能够接受,这便是符合了艺术夸张的真实性,。

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王维也留诗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孟浩然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朱淑真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後。」《山查子》
连王安石这样的大政治家也要凭月吟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同是一轮明月之下,最最感伤和令人同情的莫过于南唐后主李煜了。南唐被宋灭后,作为亡国之君,他过了三年囚犯般的屈辱生活。就史而言,他在政治上堪称荒唐无才,文艺上却又极具才华。一首《虞美人》,就极为感人地抒发了他对故国的怀念和眷顾: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末了,也只能对月望江长叹一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走笔至此,不禁令人想起中国近代革命家兼诗人的毛泽东,他也写下了一首怀念其夫人杨开慧的好词《蝶恋花:答李淑玉》,同样用了月里嫦娥的典故,写来却另具一番词味,豪情满满: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在毛泽东看来,嫦娥虽不食人间烟火,却也明理见性,晓得应为杨开慧这样的烈士忠魂起舞了。

无需怀疑,我们头顶上的这一轮明月,仍旧会继续美丽千年,那洒满一地的清辉 ,仍旧会继续撩人情思。可不,月色底下,我仿佛就听到了李白和苏东坡们的呼唤:

我们已经在月下留歌,对得起你们这些千年之后的子孙了。
那麽,你们呢?你们何时方能找回那些沉睡了千年的诗情呢?

抬头,星光灿烂,明月依旧,我已无言,只能轻轻地哼唱:

「月亮代表我的心。」

修稿于01.09.2005
来自森林和大洋的呼唤
----飞跃彩虹国度南非


带着对南非人民的友谊,对曼德拉总统的尊敬, 对漫漫黄沙和海市蜃楼的好奇,对草原绿洲和万兽齐欢的向往,而更多的,是带着对非洲大陆的深切关怀和祝福,我踏上了南非的土地,有生以来第一次扣响了非洲大陆的南大门,开始了我对这片大陆的破冰之旅。

提起非洲,总是教人感到太沉重!
打从我的孩提时代开始,直到学会思考的年轻岁月,无论是从教科书上得到的知识,或是来自电影画面的印象,「非洲!」---- 那一片遥远而又陌生的大陆啊,总是给人一种黑色和神秘的感觉,总是不断地从电讯报导和荧光幕上,传出一次次的饥饿和瘟疫,战乱和死亡,就像一出惨烈悲怆的连续剧,轮番上演,令人不忍卒睹。主宰宇宙的莽莽上苍,似乎未曾公平地善待过这片大陆,以及生存于斯的亿万子民.

那麽,即将迎接我的这一趟南非之旅,又将带给我一种甚麽样的震撼和心情呢?
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深情地对着脚下的这片大陆说:

「非洲,我来晚了!但是,我还是来了!」
。。。。。。。。。。。。。。。。。。

南非人民的骄傲
――美丽的开普敦

马来西亚人前往南非旅游,还是近十年间的事,特别是曼德拉总统上台执政和新南非诞生以后的事。

从吉隆坡国际机场直飞南非第一大城市约翰尼斯堡,再转机至首都开普敦,我们一共飞行了十四个小时。下机后对照时间,发现南非和大马的时差慢了六个小时。

抵步时的开普敦,正值深秋时分,早晚的温差介于摄氏15至25度之间,当大西洋的海风迎面吹来时,已有袭人的寒意了。

提起开普敦,令人肃然起敬。
那是三十八年前的1967年,巴勒德医生率领的一群医学专家,成功地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宗心脏移植手术。当游览车缓缓驶过那座半山区的粉红色医学院建筑物时,我们都对它投于赞叹的目光。

新生的南非拥有人口近四千万,黑人占了三千万,白种人六百多万,华人有六万,其馀的则为亚裔移民,世人因此把南非喻为彩虹国度(Rainbow Country)。事实上,南非的国旗上就绘有黑黄青红白蓝六种颜色,组成一个「Y」(YES)的图形,象征着这是一个积极追求融合,奋发向上的国家。

令人好奇的是,南非竟然有三个首都,而且各司其位,各具魅力,除了开普敦被定为立法首都之外,比勒陀利亚是行政首都,为各国大使馆的所在地,而德班则是司法首都,充满了庄严和正义。官方用语是英语和南非语。南非语的组成,是由荷兰语,德语加上当地黑人语系演进而成。

开普敦的市容,整齐清洁,环保程度极高。它的地标,便是那座从市内任何角落都能望见的桌山(Table Mountain),远望山顶平坦如同桌面,海拔1087公尺,傲视大西洋,守护着美丽的开普敦。

我们付了55兰特(RAND南非货币名称,折合马币48令吉)的登山费用,乘坐一种旋转式的缆车登山观景,每趟费时五分钟,可容载六十人。登上桌山峰顶,凉风拂面而来,顿觉心旷神怡,脚下的大西洋,水天一线,波澜壮阔,开普敦的市容,远近有致,尽收眼底。极目远眺,苍茫寥阔之间,就是那座曾因囚禁曼德拉总统而闻名的罗宾岛(Robben Island).我们此行因节目行程紧凑,错过了前往罗宾岛凭吊的机会,诚属遗憾。

被称为新南非之父的曼德拉总统,全名为尼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曾因坚决反对臭名昭著的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被蛮横的白人政权前后关押长达27年之久,其中的17年(1964-1982),就是在这座被大西洋海水隔绝开来的孤岛上渡过的。

1994年4月27日,南非举行首次民主大选,曼德拉当选新南非首任总统。因此,南非人把每年的这一天订为自由日(Freedom Day),作为象征新南非诞生的日子,隆重庆祝。

对罗宾岛有兴趣的游客,可在桌山湾下的码头,花费100兰特乘船前往,实地了解曼德拉当年被囚禁的铁窗生涯,探访一些不应为世人遗忘的历史见证。

回到开普敦市区,我们发现它的市容规划和建筑风格,极具匠心,尤其是那些依山傍海兴建的民居,都把各自的停车场建在屋顶上,起居室则在下边;有些居民更设计了一种别开生面的私家缆车,将车子停放在山脚,每天出入都乘搭这种特别的交通工具,那种因地制宜,追求生活情趣的构想,令人莞尔。

未踏上南非国土时,便曾听闻南非拥有最多的非洲之最。我们下榻的桌山湾酒点,便是面向大西洋,后靠桌山湾的五星级酒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当年访问南非时,也曾停驻于此。酒店的格局,极富堂皇,直追世界一流水准,整座酒店的所在,更是属于一个称做维多利亚水上购物商场的中心,简称维港商场,除了售卖各种具有非洲特色的手工艺品之外,还有各种世界名牌商店,风味牛排,立体戏院等,集观光,购物,美食,休闲于一炉,更有一座汇集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各种海洋生物的「双洋水族馆」。整座商场,迷漫着浓得化不开的欧陆风情,与过往几百年的白人统治留下的文化不无关系。

夕阳残照,华灯初上,我们在古老的海湾大道拾步漫行,好客的鸥群,在我们身旁低飞逐食,银灰色的身影,健康潇洒,鸥声处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柔和温馨的灯光下,开怀地喝酒用餐。我们一边信步浏览,一边吸进带有咸腥味的海风。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桌山湾下,灯火璀璨,码头上传来一支支曼妙的舞曲。此情此景,令人错觉仿佛已置身在北欧国家挪威的某个渔港小镇。


森林中的皇宫
--失落的迷城


距离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PRETORIA)大约两小时车程的草原上,有一座已开发将近三十年的城堡式酒店,叫做太阳城(THE SUN CITY),又名失落的迷城(THE LOST CITY).

当我们驱车进入这座充满诡秘气氛的太阳城欢迎拱门时,心中陡然升腾起一种到非洲黑森林寻幽探秘的感觉.尤其是当我们获悉,今晚将入住当今世界上最现代化又极富宫殿建筑风格的皇宫酒店(THE PALACE)时,我们已有一种急不及待的神圣心情了.

形容它为一座城堡,的确不为过.整个酒店区的四周,被广袤的非洲森林和草原围绕着,城堡式的建筑群中,包括了:THE PALACE,SUNCITY HOTEL,CASCADES HOTEL 和CABANAS HOTEL. 四间酒店的建筑风格,各有不同,却又浑然讲求统一,并以皇宫酒店为中心,酒店之间还有专用旅游车往返接送.

皇宫酒店以它慑人的气派,被八方旅客赞誉为森林中的皇宫;它是根据一个既神秘而又瑰丽的非洲传奇故事为蓝本,加以设计和建造的.

话说在远古时代,有一支来自北非洲的游牧民族集体南下,为了寻找一片在传说中被誉为快乐神圣的土地,献给他们尊敬的国王.他们来到了一处幽深的山谷,发现这里阳光满地,水草丰茂,气候温暖,水源清澈,林中百兽都不虞粮食,遂一致认定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那片圣土,决定留住下来,更在这里渡过了几个世代丰衣足食的生活.

在此期间,他们也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报答这位带给子民们幸福日子的国王.在建造宫殿的过程中,巧匠们还设计了各种动物的雕像,在各个角落守护着这座城堡,并期待它能与日月同辉,世代长存.

和平幸福的日子就这样过了几个世纪.有一天,厄运却突然降临了.天空风云变色,大地山崩地裂,百兽们受到惊吓,都没命地逃往森林深处,尤其悲惨的是,坍塌崩裂的土地,淹没了美丽的宫殿,湖泊和花园,一切美好的东西顷刻间化为乌有.森林中的皇宫从此沉寂了下来,而且一静就是好几个世纪,所有美好的一切,只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传说中出现.

过了多少个世纪,借助现代高科技,汇集了当今世界的一流建筑家,设计家和美学家,根据这个远古的传说,再现了当年的碧丽和辉煌,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皇宫酒店建筑群了.

根据资料,这座再现的皇宫,完成于1992年12月,耗资8亿3千万南非兰特,折合2点8亿美元,雇佣了5千名员工,日夜赶工,以28个月的时间建成启用,其中85巴仙的内部装修材料,例如美丽的石头,木材和雕塑材料等,都是取自南非本地的出产.

酒店共设有338间用道地木材特别设计建造的客房,匠心独运,旨在让所有入住的宾客,体验浓浓的非洲风情,还有四间被命名为非洲国王(AFRICAN KING SUITE)的豪华套房,每晚叫价马币一万三千五百令吉,令人咋舌.

这是一座能令你处处发出惊叹的酒店.无论你走到那一个角落,睁开双眼,都能看见一只只活泼奔跳,雕工精细的动物雕塑,以及许多组合式的雕塑群.当你掉转头时,冷不防,一头生猛的非洲雄狮就出现在你身旁,令你一阵错愕.

酒店正门,是一组在非洲草原上奔跑追逐的羚羊和猎豹雕塑群,副门则是一座圆形的鹿角喷水池.入夜时分,金黄色灯光亮起,晶莹灿烂的水珠,就象一排排金色的水帘在欢快的飞舞着.从迎宾柜台,水晶大厅,到象王雕塑,触目所见,无一不是艺术精品.抬眼上望;那圆拱形的屋顶上,赫然又是一幅非洲森林和草原的欢闹场景.

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想起大马双威度假村和金马皇宫酒店的典雅设计,难怪连华语影坛的成龙大哥,也选择这里作为他进军国际影坛钜片《我是谁》的外景场地了.

夜幕低垂,四野茫茫,我们登上了酒店最高处的岗楼,放眼眺望.

非洲草原的夜晚,笼罩着一种说不出的苍凉。我们脚下的皇宫酒店和建筑群,在灯火海洋里,象一颗颗夜明珠,无比璀璨,营造出一个诡异而又缤纷,神秘而又瑰丽的非洲之夜.想起白天刚刚听到的有关失落迷城的传说,我问同行的友人:「这麽壁垒森严的皇宫为什麽会突然惨遭淹没呢?」朋友沉默不语.半晌,两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惊呼:莫非这是来自上天和神明的惩罚?

----贪婪的人类啊,你们只懂得向大自然施以无穷尽和野蛮的索取,为了享尽奢华和物质挥霍不知收敛,因此我们必须收回给予人类的慷慨赐予,让人类知所警惕.

然而,后世的人类,是否已从这个远古的传说中吸取教训呢?

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座更加金碧辉煌的皇宫已经再现眼前.

失落的皇宫能够再造,失落的迷城能够再现,被恣意破坏的大自然能否再度拥有呢?人们是否已被眼前的金碧辉煌遮蔽了良知和智慧呢?经济的发展和对于利润的追求,为甚麽总是以牺牲大自然和无言的地球作为代价呢?

仰望星空,星空无言,回报我以几点微弱的星光.
脚下,灯海中的皇宫,却依旧耀眼得令人为之目眩.

一眼望双洋
--好望角去来


1487年2月,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迪雅斯(Bartolomeu Dias),在他的东行之旅六个月后,来到了白浪滔滔,险滩处处的好望角.最初,为了纪念此行风暴交加,惊险万分,便将此处命名为「风暴之角」(Cape Of Storm).然而,由于这是一处引领葡萄牙人向印度东行的起点,遂又将它命名为「充满希望之角」(Cape Of Good Hope),统称好望角.在此之后的十年,大航海家达伽玛(Vasco Da Gama)沿着迪雅斯的航线,又比他的前行者走得更远,建立了更大的航海事业.

好望角地处开普半岛的最南端,南纬34度,东经18度,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之处,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地方,不论在地理,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开普敦驱车前往好望角,约有200公里的路程.途中,我们穿越了一个面积广达7750多公顷的自然保护区.这儿可称得上是南非的花卉之乡,共有1500多种植物生长其间.春暖时节,千姿万色,一开就是成海成片,蔚为壮观.由于两洋的水流,气流,以及长年强风吹拂的关系,保护区里看不到高大的乔木,极目所见都是灌木丛林.我们到访时正值深秋,草木已呈现一片萎黄,偶见零星的羚羊,斑马和鸵鸟,飞快地奔窜其间.

临海处可见各种嶙峋的巨石,留下千年风化和海水冲刷的层层痕迹.一块坚硬的木板,刻上好望角的名称,并注上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好望,好旺」,望旺同音,我们在这难得的地标拍照留念,希望经此一游,所有愿望都能一一实现.

大西洋海水的平均温度比起印度洋的海水,低了摄氏3至5度,致使两大洋的海洋生态显著不同.印度洋的鱼种类多群少,而大西洋的鱼种类少群多.人们也许还不知道,南非也是盛产鲍鱼和龙虾的地方,肉质和纤维极佳.值得一提的是,南非政府为了保护海洋生态平衡,对于发放这两种海洋奇珍的捕捞执照非常严格.每艘拥有执照的渔船,每趟只能捕捞鲍鱼和龙虾各四只,体积小于规定尺寸的也不能捕捞,违令者取消其执照.

南非政府这种极力维护环保和照顾海洋生态平衡的努力,值得世人为之喝采.

此外,好望角的邻近水域,也是一种名叫蓝鲸的珍稀名种生育繁衍的地方,每年的九至十一月,蓝鲸便会相约结伴而来,完成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后,才重回大洋深处.

为了从高处全窥好望角的全貌,我们乘坐缆车登上一座了望塔.这座饱经风霜的白塔始建于1860年代,曾经见证了塔下各种远洋轮船的航行,提供照明和指引方向,居功不小.目前,其照明的任务已为另外的了望塔取代了,白塔则保留作为游客观景和研究海洋水文等科学用途.

登上这座历史含金量极高的白塔,令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那种「一眼望双洋,胸中起风云」的极目豪情,至今仍萦绕我心.遥望远处天边施然游弋的航船,回想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交汇和融合,我执意地让自己伫立沉思:

人类的历史,曾经在这里发生过多次的转折和低徊!东西方的文明,也曾经在这里进行过美丽的邂逅和碰撞!而今,又有多少曾到此驻足凭吊的人们,体验和参悟出好望角立意告诉世人的沧桑和提醒呢?

远处,我的脚下,好望角依旧白浪滔滔!

下得半山来,我们在一间精品纪念商店里,发现了一种饶有兴味的纪念品---「双洋水」(Double Ocean Water).据称它是提取自两大洋交汇处一百公里内的海水,并附有文字说明.我以每瓶马币十六令吉的价钱买了两瓶,心中十分满意:

――毕竟,它不仅仅是一瓶海水,它是一瓶浓缩的历史,是一瓶人类文明融合的见证.
白发夕阳
――我和我的义父


在我的生命中:
我最疼爱的人是母亲,她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家。
我最深爱的人是太太,她给了我两个女儿,给了我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我最怀念的人是父亲,他在最有作为的时候,英年早逝,留下无尽的爱。
我最尊敬的人是义父,他是走入我生命的最深处,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我的义父,谢文天先生,今年正好是七十整岁,身体健朗,白发飘霜。他平日沉默寡言,其实内心丰富,外表平凡无奇,却又令人敬重。在热闹的人群中,他总是静静地微笑和聆听,在知心好友相聚的场合,他却能以开怀的朗朗笑声,带来最真的欢乐。
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没有预告,不着痕迹,却又真真切切地闯进了我的生命,和我一起风雨兼程,苦乐平分,再也分不开了。
他从未想过改变别人,却又改变了许多人。
他从未想过影响别人,却又影响了许多人。
这个人,你想认识他吗?

在我们的华人家庭里,有许多人在幼小的时候,都曾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过继或上契给一位族亲或长辈为谊子,俗称契仔或乾儿子,据说此举能让孩子脱灾消难,快高长大。然而,我和义父的父子关系,却是和这种传统礼俗全然不同的一种新型模式。

我们之间既没有血浓于水的血亲关系,也不是属于根脉相联的宗族子弟,倒是在茫茫人海的飘航日子里,在一种深度的彼此关爱中,互相选择了对方,以父子相称的。

如今的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正在履行一个父亲的责任。然而,藏乎我心的父亲情意结,却始终没有因为父亲的早逝而减少;相反的,在四十八岁那一年,我为自己选择了一位新的父亲。

我与义父的第一次邂逅,是在二十六年前的一个夜晚。

那时节,我正在一座朴素的小城,经营着一间小书店。
时间已是晚上九点多了,书店里只有一位客人,他已经站在杂志柜台上翻阅了好长一段时间,神情是那麽的专注。书店快要打烊了,这位客人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当我在做着各种收市的准备工作时,嘿,这位四十开外的中年客人,竟然主动地帮我拉动铁门,微笑地望着我。我向他的古道热肠回以一个感谢的笑容,邀请他到书店旁的甜品小食摊,唤来了两碗红豆汤,并从此开始了我们往后一生的交往。

这位奇怪的客人,就是我现在的义父。

闲聊当中才知道,那时的义父正在家族的建筑材料和运输公司上班。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之下,发现了偏处一角的这间小书店,从此成为店里的常客。那时节,由于我坚持只卖些健康和知识性的书报,曲高和寡,正处于惨淡经营之中。义父常常是一个人到来,并且一来就是两个小时以上,左翻翻右看看,偶而买一本《中国旅游》或是《生活与健康》。很多时候,义父都是书店里整个晚上唯一的客人。

打那以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义父总是一步步地走进我的生活当中。他还是像往常一样,选择在晚间到来,在书店里消磨一个晚上,陪我渡过许多没有客人的夜晚。到后来,他甚至成了我的无偿好帮手,学着帮我处理邮购书刊,油印文件,和装钉小册子的工作。

八十年代初,我开始忙于流动书展,把书本带到邻近的城镇和新村去,几乎每一次都是由义父出动公司的罗里协助运载。有一次,我们来到一座傍河的小城办书展,书本还没排列好,一场不意的大水就突发而至,渐渐淹浸了书展礼堂,而且没有消退的迹象,我们只好赶紧抢收书报,狼狈不堪。那当儿,又是义父开着公司的小罗里,从七八十公里外涉水而来,解救了我们的窘境。

没过几年,书店在不胜负荷的惨淡经营中宣告结束营业,我开始了在保险业的发展,而且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年。在忙忙碌碌的七千多个日子里,我从一名普通的业务代理,营业主管,一直晋升到高级区经理,从当年的年青小伙子,变成饱经沧桑和乐天知命的中年人了。义父仍然一如既往,对我不弃不离,时刻站在我的身旁,为我排难解困,陪我渡过许多卧薪尝胆,艰苦创业的日日夜夜。曾几何时,匆匆一瞥,义父的头上,已从青丝油亮,换成了银发飘霜。岁月啊,早已在不经意之中,在我们两个人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不是说过,往事并不如烟吗?
这期间,在我和义父的生活当中,自然也发生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件,为了更好地纪念义父的白发深情,我还得在这里将它们一并记下。

一九八五年的十月,那个令人哀伤的夜晚,正值壮年的父亲,在一场公路交通意外中被夺走了性命。当我和兄弟们把父亲的遗体,从一百公里外的医院运返家乡时,义父早已和家人守候在家门了。在忙着操办丧事的当儿,义父猛不防地塞给我一把现钞,对我说:「操办丧事要用到很多零钱,你们一定没有准备好,我这里有一些,你们先拿去用吧!」手里握住这把现钞,我早已泪眼模糊了。

几天的丧事,哀伤疲劳,义父几乎日夜陪在我身边,和我一起承受了刻骨的丧父之痛。举殡之日,又和我们一道,将父亲一路护送上山,入土为安。

父亲发生车祸时所乘坐的电单车,正是我平常用来招徕保险客户的唯一交通工具,事发后早已毁不成形。义父见我没了交通工具,拉来了他刚刚在两个星期前才买回来的电单车,替我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当年潦倒的我,一用就是九个月,直到我存够了头期钱,拉回一辆二手旧车之后,才把那辆形同旧车的电单车,交还给义父。

记得有一回,我那不争气的肠胃再度严重发炎,呕尽酸水,疼痛难忍,家人和几位朋友都没了主意。义父得知消息之后,漏夜将我送往一百多公里外的专科医院。事后得知,又是义父为我付费办好住院手续,每日往返探访,直到我痊愈出院。

义父就是这样,每每急我所急,在我面对困厄,陷入窘境时,像一阵及时雨,出现在我的面前,毫无怨言地伸出援手。

义父曾经告诉我,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赴星求学的中学生。就像那个时代的华校生那样,他至今仍然保持了一种非常朴素的中华民族文化情感。尤其令我深深折服的是,他竟然能够把一本亲手抄写的歌书,用心地保留了超过半个世纪,我是第一个得以过目的人。从那一首首溢满时代风貌和爱国情怀的歌名,整齐和端正的字迹里,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中学生的特殊风采。也许正因为有着这种一脉相承的共同记忆,义父和我这个后来的华文独中生之间,才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吧。

在我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一同读书剪报,一起分享《亚洲周刊》,一块儿磨墨挥春,一同登台高歌,我们唱了久违的《创造》和《春天里》,唱了心胸开朗的《蓝天白云》和《卡拉东之歌》,共同的追求和爱好,把我们俩父子的心儿,拉得更近,贴得更亲,义父的脸上,再次漾起了青春之光。

除此之外,义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到祖籍家乡探亲。自从第一次踏上北方那块热土以来,他已先后十次回到祖乡祭祖探亲,带头发起修祠建校的计划,并且还乐此不疲的告诉我说,有生之年他还会再度前往探访。

这些年来,我也陪着义父前后多次前往中国各地旅游,倘佯在充满历史和文化氛围的山水之间。也正是在一次同游南京的时候,孕育并且催生了一个世纪的约定,同时改变了我和义父往后的身份。

下榻南京的那个夜晚,我们坐在沙发上休息。柔和的灯光下,满头白发的义父,好像在沉思着一些什麽。忽然间,想起白天里几位团友的调侃:「你们两个人真像是一对感情深笃的父子啊!」我心头一热,往事历历在目,思潮翻滚。一个直觉告诉我:是时候了!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我对沉思中的义父说:「我总是觉得,这一次我好像是带着我的父亲出国旅游,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向来沉默不善表达的义父,抬起头望着我,轻声地回问道:
「你说呢?」

好一个「你说呢?」
回国以后,就在那一年的中秋节,我和太太带着两个孩子,在义父和婶婶的带领下,拈香叩拜,交换信物,正式确立了我们的父子关系。

日子,在我们彼此互相关爱的分分秒秒中飞逝而去,义父头上的白发又掉落了许多。在这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义父开始风雨不改的在做着一件事情,每晚都约同五六位老朋友,来到一座清静怡人的小型公园,在一张石桌和几张石椅的陪伴下,经营起他的乐龄茶站。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提供老朋友聚会品茶的小天地,没有固定的话题,也无需特别的邀约,晚上时间一到,义父便会操起茶具,带上一些品茶的小食,前往茶站开始他的泡茶和叙谈时间。茶友们还订阅了一份晚报,海阔天空的在一起品茗,一杯在手,笑谈古今事,时间一到,各自回家。这种品茶的日子,已经坚持了八个年头。义父是这样来形容他和茶友们的聚会的,那就是: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

后来,义父和他的茶友们的乐龄茶站,还被图文并茂的介绍到报章上,一时成为佳话。

乐观开朗的义父也没有亏待了小公园。瞧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背上药水泵,兀自为公园清除杂草,修剪花木。村委会的负责人于心不安,多次要发出工银给他,义父笑着推说:「一点小事儿,不足挂齿,就让我充当这里的义务园丁吧!」

义父的这一善举,赢得了村委会和朋友们的衷心称许,却让我发现了一颗纯洁得像水晶一般的美丽心灵。

直到此刻,我才恍然彻悟:也许,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当我们来到白发飘霜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懂得生活,懂得真情,懂得付出,懂得生之喜悦,懂得生之弥贵。

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虽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不复还的,只不过是悠悠的岁月,而沉淀的,将是一趟峥嵘的人生。
暮成雪的,只不过是斑斑的银丝,而留下的,将是一座仰止的高山。

一个黄昏,我和义父狩猎归来,站在高坡上放眼了望,天边,正飞着一片彤云。

我不由地诵念起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义父听了却回话说:「你去问问这一片晚霞,夕阳是否一定要如此的哀伤?」
我默然地站着,莫名所指。
沉思半刻,义父接着说:「你听过另外一句诗吗?是这样的-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必惆怅近黄昏。

夕阳当然知道,它是宇宙天地间的落日余晖,所以它才要把所有的爱,凝聚成最真的深情,放射出它最后的采光,献给人间一抹尽染天边的晚霞!你懂吗?」

你懂吗?
我站在义父的身旁,内心被强烈的震撼着。


初稿于2004年12月21日冬至
定稿于2004年12月28日黎明
这条路走对了!
――欢呼文化馆和藏书阁的成立

居銮客家公会精心策划,耗资筹办的「文化馆」和「藏书阁」,终于在一片殷殷期待声中诞生了!从此,山城居銮又多了一处推广高雅文化和人文气息的重镇,为新时期的乡团发展,开创了一条与时代并进,重新定位的新路,也给日益边缘化的宗乡会馆活动,注入一种清新的气息。好得很!

大马华社常自诩我们保存了完整的华文教育,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并拥有设备齐全,堂皇林立的会馆建筑。我们的确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然而,关心华社未来的大智大勇们,也发现了我们的严峻挑战,那就是我们很难吸引到会员,尤其是今天的年轻人参与宗乡会馆所主办的活动。在许多第三第四代华社子弟当中,甚至把宗乡会馆视为老人和乐龄人士的聚会场所,敬而远之,此其一;与此同时,长久以来我们宗乡会馆所主办的活动,来去都是春秋两祭,学业奖励金,年度会庆和卡拉OK,年年重复,了无新意 。平心而言,这些活动也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应该继续进行。我们尤其希望,具有远见的领导人应该登高望远,在坚持扮演好传统角色之外,跳出旧有格局,开展更多高层次的文化建设,和普及性的思想革新活动,在会馆设立文化馆,读书会和图书馆,推广阅读风气和终身学习讲座等,就是一种惠益会员,影响深远的活动之一。

现在,居銮客家公会的领导和诸理事们,已经把这个倡议变成事实了。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会员和山城居民,好好珍惜和善用这项创举和便利,在繁忙的生活之馀,牵着孩子的小手,结伴走进文化馆,图书馆,主动接受优雅文化的熏陶,浸淫在自我提升的氛围当中,不仅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能协助提升大马华社的总体素质。

我相信,这样的一天一定会到来 ,而那些高瞻远瞩的先驱者和领导们,以及他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后记:本文曾刊于2006年7月份的居銮客家公会《客家会讯》。
南方瞭望
终身学习,人人有份!
--从博士开讲谈起


聆听一位学有专长的博士演讲,已是乐事一件,倘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聆听四位博士同时开讲,就是人生难得几回有的赏心乐事了.这样的好事,让久居山城的居銮市民给碰上了.

2005年1月22日,堪称大马华社人文四宝的郑良树,林水豪,何启良,何国忠四位博士相约齐集銮中,引爆了一场充满人文芬芳和思考情怀的讲座.如此严肃的人文专题,却也吸引了三百多名可尊敬的
听众,把銮中五楼多媒体讲堂都挤满了,难怪从首都前来主持开幕的马华总会长黄家定也要在其演
词中,列举了一大批毕业自銮中,而且扬名海内外的人文专才的名字,盛赞銮中是我国华社名副其实的人文重镇了.

郑良树博士谈的是汉字起源和甲骨文,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和引经据典的《说书》,不时引出爆笑.林水豪的《诗歌与政治》,何启良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反思》,都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关注;被称为居銮之子的何国忠则在较后的《文化历史社会纵横答问》的环节中,以穿针引线的方式,分享了他个人的研究心得.

这场博士开讲是马华总会自去年十月八日正式启动终身学习列车以来,在吉隆坡以外的首场人文讲座.综观黄总会长的演词,深知他对此运动极度真诚,并做足功课,频频呼吁党内同僚虚心学习,尊孔学儒,大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概,近日的「官品和人品」理论,更教许多人激赏不已.

作为主要的大马华基政党,马华在站稳岗位维护政经文教等重大课题之馀,于此时此刻推动这场知易行难的终身学习运动,是必要且切合时宜的,各界与其担心和怀疑它是否会雷声大雨点小或半途夭折,倒不如扪心自问,能否对这项立意深远的学习运动,给于最大热诚的支持和参与.

事实上,倡导终身学习的概念,早就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启动,包括美日欧在内的各先进国家,早已深具前瞻性地订立了各种终身学习振兴法,鼓励全民学习进修,迈向学习型社会,在新世纪的全球竞赛中再领风骚.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在其著作《下一个社会》中曾预言说:「新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知识将成为主要的资源,知识工作者将会成为主要的劳动力.现在的知识很快就落伍了,知识工作者必须订期回到学校和课堂,并在整个工作生涯中持续进修,与时并进.

说实在的,我们都知道口袋里的货币和有形财产会贬值,却很少人知道我们十年寒窗苦学回来的知识甚至是谋生技能,竟会在某一天清晨醒来全部折旧和过时,我们曾经引以为荣和赖以生存的优势早已不再;与此同时,我们却猛然发觉,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社群和国家,早已越过我们踟蹰颟顸的身影,傲立在我们的前头了!有什麽法子呢?人家早已踏上终身学习的列车,呼啸而去,而我们仍在相信:昨天的太阳能够晒乾今天的衣服.

诚然,这场由马华总会大力推动,媒体落力配合造势的终身学习运动,绝不是邀请几位博士到处奔走,办多几场讲座就能立刻见效,改善族群素质,大功告成的.黄总会长说得好,终身学习的目标,在于唤起全民的醒觉,通过具体计划,使其成为全民的终身承诺及生活习惯.

自强不息的华社,来自自强不息的个人,来自终身学习的你我.
久经考验的我国华社,能否再次漂亮出击,此其时也!
放眼世界,犹太民族在两千多年的痛苦流徙中坚韧不拔,在希魔的法西斯种族灭绝大屠杀中没有消失,不但重建了自己的家园,而且诞生了诸如马克思,爱因斯坦,索罗斯,格林斯潘这样的思想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靠得不就是一种忠于民族的感情和终身学习的优良传统吗?我们一定能够做得比别人更好,因为我们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民族.

问题是:当终身学习列车开到你的面前时,你愿意买票上车吗?

后记:本文曾刊于2005年2月星洲日报《大柔佛:南方瞭望》栏目。
南方漫步
莫愁前路无知己
――向梦植南方的十四君子致意

都说文化工作是一条寂寞而又孤独的道路,尤其是在人人都讲究财富至上,追求物质欲望的今天,能够排除各种世俗的诱惑,坚持文化的理想并且做出成绩的文化工作者,不但是我们社会的骄傲,更应获得由衷的掌声。

就说这本新近面世的《梦植南方》吧!它虽然只是不及两百页的一本小书,但我总觉得它是那麽厚重。我捧着的明明是一个个令人崇敬的灵魂,一颗颗炽热跳动的赤心。这是多麽可贵的十四君子啊!

从我们大家敬爱的已故华教工作者黄复生和大马相声之父姚新光,到目前仍在挽手奋战的文化创意高手陈再藩,音乐家陈徽崇,舞蹈家陈清水,画家李海萍,书法家杨福贻,曾河中,郑天炳,马华作家马仑,马汉,时事健笔吕少雄,地方研究者吴华,以及年轻的历史学者安焕然,几乎涵盖了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俨然是一幅大马华社文化建设的画卷,读后令人心潮澎湃,不胜嘘稀。

两位年轻的作者,怀着对文化前辈的敬仰之心,通过精简的文字向我们铺陈了这些文化工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一路走来步步维艰的煎熬,既有文化工作的神圣感召,也让人体会到此时次地文化工作者的百般不易。

除了安焕然属于后起的年青才俊之外,其他的文化工作者都已是白发鬓鬓的中老年了,不禁令人担忧,后来人的队伍是否将会继续汇集而来呢?文化的熊熊火炬,是否能够继续照亮我们的夜空呢?

想想我们也许无需那麽悲观,除了闪烁在南方边城的点点星光以外,我们的文化传薪者和拥护者,不也在各个适当的场合和时间,凭借着各自的使命感,遥相呼应地奋战着吗?知识份子永远都是社会的良心,学者更是社会的眼睛,他们也许只是少数,却是极具关键的少数,人类历史的发展不也常常记载了这些关键少数的身影和奉献吗?

过去我们常用默默奉献来形容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今天我们的文化工作者早已走进群众,生活在群众当中,和群众有着共同的感受和渴望。他们是入世的参与者,应该可以更积极地融入华社,结合我们那数千个完善的馆场,呈献更多的类似「南方关注」「南方沙龙」南方论坛」「南方走廊」等等宣扬文化和历史的活动,我们无需担忧听众的多寡,因为文化工作者就好像是强力的磁铁,总会把真正的知音和传薪者,聚集在身边。就像那位在海边抛海星的年轻人一样,好人,是不会寂寞的。

已故中国徒步旅行家余纯顺先生曾说:「世界上凡是值得一做的事情,都应该有人去做。」因此他用了八年的时间,用他强健的双腿和惊人的意志力,丈量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几乎走完整个中国,虽然最后魂断沙漠,壮志未酬,却留下了一句名言:「天空不留痕迹,鸟儿确已飞过。」

但是,对于我们今天仍在披肝沥胆,不亢不卑地从事着文化传承工作的人们,我们却要发自内心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总会有那麽一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之馀,在华灯初上的夜晚,不再是流连霓虹彩灯和街头酒肆,而是有更多的人,结伴走进音乐厅,文化馆,聆听一场场知性的文化讲座,观赏一出出感人的历史舞剧;总有那麽一天,当人们仰望那一座座文化的丰碑时,都会在心中,记下那些先驱和工作者的名字。

稿于2005年7月18日星期一
刊于2005年7月24日南洋商报《柔佛增版:开门见山》栏目。

南方瞭望
满城芬芳满城香
――请为德教会紫銮阁鼓掌


到访过蝙蝠山城居銮的朋友都知道,这里有一所名闻遐尔的民办华文独中――居銮中华中学,它是与新山宽柔中学,吉隆坡中华中学同享盛誉的全国三所著名华文独中之一。

除此之外,这儿更有一座令山城华社倍感自豪的地标性建筑,一座汇集了传统中国宫殿和山水园林艺术风格的建筑物,它的名字就叫做德教会紫銮阁。每当有外地亲友到访时,我们总会带着几分自豪,引领他们参观这两个景点。无它,因为这是山城华社几经艰辛,堪称全城参与,齐心浇灌的两朵奇葩。

座落在被居銮人称为母亲河――居銮河畔的德教会紫銮阁,除了以它金碧辉煌和古色古香的外观,赢得人们的赞叹之外,更以它蕴含和宣扬的丰富文化内涵,上升为一座具有浓厚人文情怀的重点建筑,远远地超越了一座普通庙宇建筑的框框。

根据手头上的资料,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紫銮阁,至少拥有以下几项令人称颂的建设和活动:一,美仑美奂,雕梁画栋的建筑设计;二,小桥石径伴着凉亭假山的山水园林;三,绿意盎然,巧夺天工的百株盆栽;四,匠心独运,满园香气的草药圃;五,济世为怀,爱心满满的赠医施药部;六,救危扶贫,体恤民困的洗肾中心;七,环境清幽,颇具规模的华文图书馆;八,风雨不改,每天送饭送菜的老人院膳食组;九,全场冷气设备,可供大型演出和千人集会的大礼堂;以及第十,场地空阔,方便肃穆的殡仪馆。

此外,那一幅幅镌刻在大殿柱梁和八角亭柱的对联警句,那一座座雕工上乘的艺术精品,散发着中文书法艺术气息的《仰德楼》《修心桥》《立德桥》《观心亭》等等,无一不在娓娓细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之美,让人置身其间,有一种怡然自得,淡泊宁静的醉心享受。

对于这样一个集合了民间力量和智慧的天地,山城的人们自然懂得珍之爱之并享用之。你瞧:喜上眉梢的对对新人在此留下翩翩倩影,银发满头的乐龄老伴在此携手漫步夕阳,华灯初上,老友新知相约在此品茗叙旧,一茶在手,笑谈古今事。每逢节庆,张灯结彩,夜晚时分,灯火灿烂,犹如山城的一颗夜明珠。这样的好景致,这样的好心情,是否为许多现代人久违了呢?那麽,欢迎你走进山城紫銮阁的这一片清心静地,我们会以满眼绿意和清凉水声迎接你。

尤其令人感佩的是,这里有一批无怨无悔的园林美化义工,定期为花草盆栽修剪施肥,年复一年,不但美化了园林花木,美化了一己的心胸,更以他们无私的行为,向人们传扬了宝贵的环保讯息。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却也没有白费,由这些义工们所经营的山水园林,便曾经三次夺得全柔和全国非回教庙宇组园林艺术设计的冠军殊荣。

因为有了紫銮阁,蝙蝠城平添了几许人文的气息,山城的人民也变得更有人情味儿,端的是:满城芬芳满城香。

走笔至此,我们实应给紫銮阁这样的民间组织大力鼓掌,并希望他们继续加油。联想起遍布我国大小城镇的数千个华团,大多数都拥有宽敞堂皇的硬体建筑,却鲜有进行提升族群文化和社会关怀的活动;最近,多位有识之士批评各地组织,一窝蜂争办卡拉OK歌唱赛的风气,便是一种有益的诤言。真希望有更多的华团,向紫銮阁这样的民间组织看齐,为我们的社会注入多一些清新的文化活动,关怀弱势群体,协助提升华社的总体文化修养和建设,进而赢得更多的尊敬,迈向一个全方位成熟与进步的民族,此其时也。

朋友,当你下一次到访蝙蝠山城时,请别忙着匆匆离去,预留一些时间,走进居銮河畔的紫銮阁,看一看这里的盎然绿意,听一听这里的淙淙水声,呼吸一下这里的人文空气,说不准你还能找回内心久违了的呼唤呢!

后记:本文曾刊于2004年12月12日星洲日报《大柔佛:南方瞭望》栏目。
南方了望
乡音,我心中的歌!
--《乡土乡音文化之夜》观后感


都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歌。有山有水的地方,就会有人的踪迹,甜蜜的炊烟,美丽的故事,以及动人的歌。

回望历史,我们伟大而勤劳的祖先,当年怀抱梦想,漂洋过海,来到这个蕉风椰雨的热带岛国。他们流汗挥锄,开芭筑路,一路风霜一路歌。正所谓:「日久他乡是故乡」!他们在这片土地生儿育女,兴校建庙,最后,也终老和长眠于此。

今天的我们,不论是土生的第二代,第三代还是第四代,我们早已把这常年是夏的土地当成自己的家园。我们在这里出生长大,接受教育,我们爱这里的青山绿水,爱这里的风土人情,我们的心中有歌要唱,有情要抒,我们理应有属于自己的新的乡音。

2005年1月2日夜晚,明吉摩河畔的德教会大礼堂,破题儿第一遭飘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歌乐,而且是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本土创作歌曲,令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也让那一颗颗因为世纪大海啸而紧绷的心儿,得到一丝儿抚慰。

默默耕耘的马华诗人和词曲创作人,我的好朋友叶达雄先生,把他多年来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和爱恋,化成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歌曲,并且征得多位同样热爱乡土乡音的歌手们合作,为山城的父老兄弟和朋友们,呈献了一台令人落泪和怀念的晚会。

晚会节目可谓雅俗共赏,狮艺,舞蹈,合唱,太极,共冶一炉,其中最令人激赏和难忘的,是两组特别安排的乡土歌曲和难得欣赏到的文艺歌曲演唱,后者更是由新近获得全国艺术歌曲比赛大奖的几位本地年轻歌唱家担任演出,让山城居民见证了这些「同饮一江水」的新一代儿女的风采。

晚会一共演唱了八首本土原创歌曲,除了一首《卡拉东之歌》早已被许多歌手传唱至海内外,其余七首都是第一次在舞台上亮声。计有:《乡山恋歌》《割胶姑娘》《歌颂南芭山》《胶山恋情》《渔乡之歌》《我要把你找寻》以及《悠悠銮河水》。(注:《我要把你找寻》是何企辉老师所作。)

这些原汁原味的创作歌曲,表达了人们对胶山和棕林的难舍深情,唱出了邦咯岛的渔乡风情,以及那种历久弥新的,对于童年故乡的眷恋。

在《胶山恋情》里,作者这样唱道:美丽的胶林/你是我们建国的基业/经济的支柱/也是我们飞向繁荣的翅膀/,歌颂了橡胶业渐渐被人遗忘的功绩。紧接着,歌曲又把我们带到了那些与胶林相依为命的年月:胶林妈妈呀/你曾为我阻挡过风暴/陪我渡过不安的黑夜/直到灿烂的天明/。曾经在胶林里生活,从五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应该能够随着这首恋歌的旋律,寻回那些苦涩岁月的记忆。

在《悠悠銮河水》里,作者用最深情的语言,描绘了童年时代流过家乡陶沙庄的母亲河。如今,在/两岸菜畦漫清香/水爱庄来庄爱水/的怀抱里长大的新一代,却早已和他们父母流汗躺下的家乡渐行渐远了。这种令人忧心的变化,牵动了作者从内心发出声声叮咛:河畔的誓言要牢记/盼你学成早回乡/。

纵观晚会现场,以中老年朋友居多,令人不禁感叹:在西风东渐,科技泛滥的今日,我们的许多第三和第四代的朋友们,往往在羽翼丰满之后,渐渐忘了自己的来时路,甚至反过来看不起父辈们的努力和付出,鄙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一头栽进那些由重金属拼揍起来的「文化」和「音乐」氛围中,更甭说会拥抱乡土,走进乡音了。这种愈来愈明显的「文化代沟」,实应得到大家的重视才是。

面对地球村时代的来临,我们无意抗拒全球化,更没有鄙视科技和交流,人们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在全球化大潮中保存自己的特色,在科技无远弗及的包围下,保留一片清新的心灵家园。

乡音,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歌!任何时刻,都不能让它在我们心中褪色。
希望有更多的人,热情拥抱这一方热土,有更多的新一代,走进这一片乡音,让生我育我的乡土永远芬芳,让最亲最美的乡音传唱不绝。

后记:完稿于2005年1月13日,刊于2005年1月星洲日报《大柔佛:南方瞭望》栏目。
韩窗外望
全球化是人类文明的新长征

在全球化开放的大潮里,每一种文明都无可避免地,要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文明敞开大门,不仅迎来了各自文明中先进和有益的营养,也承载了各自文明中负面和消极的糟粕。

就植根于亚洲大地的东方文明而言,这场方兴未艾的全球化大潮,已经意味着较发达的西方强势文明的步步进逼。东方诸国不但打开国门,放开视野,学习西方的科技民主和自由传统,也同时引进了强调个人主义,追求快熟文化,以及重金属音乐的视听世界,致令我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面临一波波的震撼,某些领域和堡垒,早已被攻破甚至沦陷,在年轻一代的思想感情和文化认知上,大有西方压倒东方,学了科技丢了文化的危机。

环视我们现今的世界,日益失控的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以及与之相应的国际反恐打恐活动,正在愈演愈烈,并且向着两个极端恶性滑落。这种令人担忧的态势,不正是妄自膨胀的单边主义大棒,和陷入绝望迷思的伊斯兰文明畸形纠缠下的悲剧产物吗?人们必须探讨的是,全球化是否只能够意味着强权压倒弱势,科技取代文化,功利战胜道德,文明让位野蛮这样一条狭窄的单行道?

非也!如果我们从高处俯瞰人类文明,从历史进程探索全球化,它应该是一个无比璀灿和美丽的共同愿景,是推进人类文明进程,构建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新长征。在这场持续进行的全球化洗礼中,我们赖于生存了几千年的东方文明价值观和指导思想,正是足于敲醒那些盲目追求物质和私欲脑袋的晨钟暮鼓,是让科技走向人性,让心灵回归自然,让世界重返和谐的清音和甘霖。

诚然,东方文明这一路走来,时有跌跌撞撞,却也不亢不卑,本应具有这样的恢宏气魄,拥有这样的海阔胸襟。

真正的全球化,应该是各种人类文明,在一个公平交流和自由整合的氛围中,碰撞出崭新人类文明火花的大好契机,是人类回馈地球母亲的共同事业。在这一基点上,闪耀着人性光辉,保有着深厚底蕴的东方文明,没有理由缺席,更不应该受到忽视。它绝对可以,而且应该,对全球化新一轮的文明大整合,作出贡献。

惟其如此,我们方能预见:人类未来文明的灿灿朝阳,将以更加成熟的理性光芒,划破黎明的地平线,喷薄而出,更是我们今天热情拥抱全球化滥觞的道德基础。

稿于《 2005。10。19》
刊于2005年10月24日星洲日报《言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