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星期日

人才无祖国?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三年前与一位学妹聊天的时候,当时她正安排与丈夫一起移民澳洲,我们的话题谈到全球化时代和人才的国际化,她很自然地冒出这句话。

乍听之下,觉得这种思维有些唐突和过于自我,今天的年轻专才怎么可以如此忘本?背弃生养和教育他们的国家?冷静思考、再三推敲之后,却又为这句话牵引出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和“全球化视野”诸课题陷入深层的反思。

按照这位学妹和她那一代年轻才俊的看法,这个国家和社会固然生养和最先教育了她们,当她们在国外深造钻研的时候,同样承受了外部世界对她们的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不仅是属于自己的国家,也是属于这个地球村的,她们不仅感谢原先祖国对她们的栽培,也同时感激国外各个研究机构提供给她们的机会和便利,因此,她们也应该回馈给这个世界,“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

如果再联系到许多原来抱着回报祖国而回国服务的专才,往往因为各种令人遗憾的政策、学术歧视和人为的“人才浪费”,使得这些具有赤子情怀的专才,最后却抱着“我爱祖国,但是祖国却不爱我”的怨怼情绪,背井离乡、常年在外甚至移民和别抱去了。这种例子绝不是孤立的,我们可以轻易地从媒体报导和现实环境中听闻,令人深深叹息。

从二十一世纪地球村的视角看去,“人才无祖国”并没有什么不妥,历史上许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如果还是“坚守”在原来的“祖国”,他们的科研成就和贡献,也许就从此埋没荒野、饮恨沙场,与诺贝尔奖无缘了。

从学成归来报效国家的视角看去,我们的国家好不容易才培养了一批极其难得的专才,却又不能让他们安心留下、全心奉献、利惠祖国,试问:这个国家什么时候才能与全球接轨、挤身先进国的行列呢?

这真是一个两难和复杂的“国家课题”,那一句“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也无可辩驳;回过头来想想:一个专才之是否决定留下或自我流放,除了国家和服务条件的考量之外,还应该牵涉个人志向、家庭亲情和价值取向,恐怕没有一定非如此不可的“法则”吧!

如果是这样,“人才无祖国”,就不应该成为一个课题,而是一个自我选择的人生课题了。
复杂的课题简单化,大我的课题小我化,人活着,除了宏观的利他,更有微观的利己。
至少,我目前是这样理解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