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生活美学的提出,不啻是一种生命的创见。
已入耳顺之年的一位东马大姐,活跃于社区文教活动,迎着徐徐晚风,淡定地说:曾经走过的风雷岁月,用血和火淬炼了我,如今,我孜孜以求的,是发挥生命的极致。
好一个“生命的极致!”

人生苦短?不!一路走来,我们曾经幼年、童年、青年、还有中年和老年,每一个年段都有各自专属的美丽和哀愁,各自的生活美学;正如我家那两个青春女孩,她们拥有和享受了专属她们的彩虹生活!她们的生活美学和审美视角,我不尽同意,毕竟和我当年的少年情怀相去甚远;我的追问是:在追新追星追梦之余,当代的青年生活美学,应该涵盖怎样的内容?该为将来的中晚年生活留下何等色彩?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匆匆走过扰攘,跨过中年门槛,正好整理行囊,选择所爱,为另一半峥嵘岁月,写下精彩剧本。

我不相信“人到中年万事休”,我喜欢“人到中年修万事”:修身、修心、修学问、修胸襟、修人情、修一切美好的事和愿。
金庸祖先那句铿锵好联:“花间补读未完书,竹里坐消无事福”,美极了,醉方酣。不然!晚年岂止读书赏竹两件事?人间最美不过夕阳红,知否,夕阳为何如此灿烂?一次,陪同一位长者郊外踏青,他对着满天绽放的晚霞,喜悦地说:
“夕阳当然知道,它是天地间将逝的余晖,为此,它正把所有的爱,凝成最后的采光,献给大地一抹尽染的晚霞!”我震撼地立在长者面前,久久沉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