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序文】:我如何三言两语说居銮


  • 《蝠城遗事》一书的出版,得到我国高教部副部长、居銮区国会议员何国忠博士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并在政务百忙中写来序文。谨志以下,请大家欣赏。
  • 注:何副部长在位期间,大力促成我国和中国教育部有关互相承认对方大学学位的好事,堪称华社知识分子从政的一个典范。

    我如何三言两语说居銮

    马来西亚高教部副部长、居銮区国会议员  何国忠博士

      前人或许不能预想在其身后,沧海桑田会起着多大变化,但是后来者在睹物思人时,总会不期然的想臆,前辈们是如何在那动荡年代一路走来。一方风土一方人情, 记录和书写地方上的一景一物,不仅仅是写作者对自己所身处时代的一种心路历程和无限缅怀,更为了能让年轻一辈有机会按图索骥,理解那时代背景,得以窥见逝 者情,将心比心,为建设一个更美好家园而努力。我在网上抄到爱尔兰诗人奚尼Seamus Heaney 的句子:“要了解你是谁,你必须知道你的来处。”那是对的。你必须有归属感,然后书写它。“历史并非原来就存在,它等待我们去挖掘并赋予意义。”

      南山銮水抚育了世代居銮人。这个地方为何取名居銮,我们一次又一次听到长辈细说掌故,我们觉得漫画或电影中的蝙蝠侠亲切,因为我们的城市是以蝙蝠 KLUANG命名,音译成中文则是居銮,“銮”的本义为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最后被引申为帝王的象征。黄尧的《星马华人志》提到1899年间,有三十名 琼州人从新加坡步行到这里,感觉环境优美,于是决定在大河两岸定居,种植畜牧,这批人自觉居住在金銮阁中,就叫出了“居銮”的地名来。不管居銮的名字是由 中文巫译或巫文中译,我为那将这地方叫居銮的人喝彩,的确神来之笔。
 
  • 从市中心福联广场六楼泳池远摄山城居銮美景。



      我在居銮中央医院出世,并在这地方先后读过四所中学。独中统考后原本就应离开,到台湾的学生签证都做好了,最后说走又不走,等到高级教育文凭成绩放榜后, 我却到了吉隆坡。闯荡的日子里,我游历了很多地方,在吉隆坡、在伦敦,在东京,在厦门,孤寂的时候,我内心深处,就会想到那一个孕育我的小城。有时想到的 是穿过市中心的火车,南下或北上,留下了伸向远方的铁轨。有时候是雨后朦胧的山景,我们在车上,无意中就为了这样的景观感到苍茫和孤寂;有时候想到在巴士 车站等车时的无聊,天气非常炎热,有人用居銮华语沟通,那是没有阳声和去声的独特语言,内容如何我没有注意,我沉思冥想刚在书本上读过的句子。少年光景永 远挥之不去,一些经历竟是那样的刻骨铭心。

      1984年我乘朋友的顺风车从居銮到马大,从此就一直吟咏于书海。在读书、教书和笔耕的岁月里,我几乎断定自己将在中文系终老,从来没有想到绕了一个大圈 子后最后回来居銮。人生际遇有难以言喻的转折,2008年3月8日,我正式报到。小城生活朴素,鸡犬相闻,邻里和睦,一一都回到眼前。旧有的文化记忆,我 魂牵梦挂的阴晴圆缺,突然如此接近,二十四年后回来小城的我,不再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中学生,小城的成长成了我的工作指标,它的好坏是我的责任。初时因为对 新工作的陌生让我觉得崎岖难行,不免急躁。刚解决一些民生问题,却又有更多的问题迎面而来,让我焦虑不已。但当我适应了新的工作之后,拟定了未来策略,我 即如过河卒子继续向前,不再计较苦乐,不再怀疑自己的能力。四年多来,我用三语演讲,我走过大街小巷,深切了解什么是常态,知道什么是当务之急,体会如何 将有限资源善用的心情。

      小城永远年轻,我却两鬓斑白。小城有许多节目,我领导他们也被他们领寻,我影响他们也被他们影响。我和年轻人办活动,我和中年人办活动,我由心底觉得高 兴,内在经常有一种和谐及圆满的感觉。我从不隐瞒自己的文人心情,知道小许的惊喜就会让我感动。我的家里摆了两幅画,一幅是高秉义老师的竹图,另一幅则是 年轻画家黄素浍的居銮街景。夜里偶然有时间,我一边听音乐,家人都睡了,我在两幅画的陪伴下,感受到弃学从政也不完全错误,奔波的生活固然将我有规律的习 作生涯颠覆,但我却有机会撷取一个完全讲究实践的入世哲学。我告诉吉隆坡的朋友说小城有四百多间咖啡店,那是怎样的一种悠闲氛围?他们追问原因,我说, “来看看吧。”
  •  几代居銮人和返乡游子一定到访的火车站咖啡店

      小城我熟悉得不得了,但我极不愿意三言两语说居銮。怕说不好,怕断章取义,怕将我热爱的小城说坏。这里的记忆,人和事,我确定自己有能力写成一本书。我说 “来看看吧。”一般我的朋友是下午抵达,我先陪他们喝杯咖啡,让他们体会聊天文化,然后带他们去酒店休息,过后我们去登山。如果刚好下了一场小雨,空气清洁无比,我边走边和上山或下山的人打招呼,老树成林,轻风拂过,看到松鼠和猴子跳动,听一下溪声,不知不觉就到半山了。

      我或许应该多说一些,居銮的文化节目多得不得了,我们的文化演出经常座无虚席。我告诉我的朋友我正筹办一间图书馆,已经有三万本书了,我还在努力增加书 量。那天我参加一个小型马拉松赛,我一边跑一边想,我如何三言两语说居銮?1998 年初,我以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研究完成我的博士论文,随后惊觉那二年间马来西亚出产的十位人文博士中,居銮人竟占了五名。这不是孤立的现象,梅尧臣《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銮人物世无双。”唐朝时学士院号金銮,“銮”展现了非常悠雅的文化氛围。我的朋友轻轻点头,的确,不容易三言两 语说居銮。

      居銮益人社会服务中心在圣诞前夕办了一万人的倒数运动,我心里私自欢呼着。我的朋友李茂山在元霄节免费来居銮献唱吸引了八千人,我在众人怂恿下,鼓起勇气和他同唱一首歌。到了德教会元霄放烟花,我在台上一面演讲一面俯视人群,我估计最少有一万二千人一起同欢,这是我在小城看到的最大盛会,内心无比激动。我初来居銮时,大家说这是一个老人城,我说不是,它随时可以动起来;我们忽略了,它本来就是一个活泼且精力旺盛的小城。

      一年多前,我的学弟廖宏强和銮中高秉义美术老师合编了一本书《南山之恋》,以油画来谱以文字,表达了“爱吾乡、惜吾土”的心情故事,我看了满心欢喜。有一天我出席居銮文艺协会的节目,和负责人孙福盛先生谈到“书写居銮”另一个可能性。福盛年轻时办书店,我是那里的常客,没想多年以后,他炯炯的眼神依然如故。福盛将一大叠的文稿交到我手中,我一一的拜读,终于知道对这个地方有感情的人,岂止是我?这本书能够出版,不只是因为居銮人想写,更加重要的是,居銮值得写。这个小城等待更多的诠释,记忆老是在跳动,最后让人快速地流出文采。

      文稿虽然能够抚娑再三,人生却不能重来。我将书交给我居銮高级中学的同班同学许育华出版,心里想历史毕竟是一条浩瀚长河,人生是长河中激荡的浪花,虽有激情几许,最后总要归于平静,随着川流,汇入大海。斯人、斯事、斯物是时空里的过客,不经意留下的,肯定包含我们和这个小城交融出来的芬芳。

2 条评论:

geokteng 说...

除了赞,还是赞!赞赏成了政客的文人心里还是那么的文,完全没有那种普通让人心悸的政客奸诈狡猾的形象,题为三言两语说居銮,然而字字句句充满着对居銮的爱与关怀,这个小城因为有你更芬芳,加油哦!

孙福盛 说...

是啊,有中文系背景的何博士的确是大马政坛一个清流式的从政者,带着崇高的使命,给居銮山城引进许多高素质的文化活动。对了,欢迎出席今天下午三时假中华公会二楼礼堂举行的新书推介礼。记得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