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读书会与传统节庆

--居銮中华校友会读书会三周年纪念

参与读书会的活动已经有四年多了。

居銮区的第一个读书会是于2005年由居銮中华公会妇女组成立,冯金菊担任主任,我受邀担任顾问和导读。该读书会在活动了一年之后,无疾而终,殊为可惜。

忙碌的现代人,已经很少读书,能够每天坚持看报和上网浏览,已属难得,更网论每周固定到书局选购书籍,到图书馆借书,对读书会产生兴趣的朋友更是凤毛麟角。但是,喜欢读书的人仍旧生活在我们的周围,虽然少数,却是关键的一群。正因如此,当该妇女组读书会停止活动后,喜欢读书的朋友就在中华校友会集结起来,在傅金麟老师的倡议下成立了一个新的读书会,而且坚持读书至今,进入第三个年头,单就这一点,中华校友会读书会的朋友就很了不起,应该得到掌声了。

我和銮中的邱和兴老师受邀担任读书会的导读,过去三年来,和大家度过了许多知性和感性的读书时光,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向富而好礼的书香社会迈开了可喜的第一步。

一开始,傅主任就给了我一个导读的方向,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引导大家探讨中华传统节庆背后的丰富内涵,从每一个节庆的起源、过节方式、饮食习俗和历代流传的节庆诗词文章里,重新认识这些构成中华文化内容和民族文化心理的传统节庆,对此,我深感自豪和乐此不疲。

回顾这一路走来,我和读书会的朋友们分享了以下的主题:

农历新年:《华人农历新年遗忘档案》
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
清明节 :《纷纷细雨在清明》
端午节 :《五月初五 ,文化端午 》
中元节 :《中元节与中华美德》
中秋节 :《明月千里寄相思》
中秋节 :《走进灯谜大花园》
重阳节 :《九九重阳,又见重阳》
冬至节 :《圆圆冬至圆圆情》

今天我们许多第二、第三代的子孙,已经和这些中华传统节庆渐行渐远了,相反的,他们对来自欧美社会的舶来品和进口节日,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和圣诞节等,却又趋之若鹜,迎之唯恐不及。在这个地球村时代,我以为接受和庆祝这些来自西方社会的节日,也并无什么不妥之处,问题在于人们接受这些外来节日的态度和方式,玩乐热闹有余,完全不顾及节日背后的意义,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代丢了自己文化传统,盲目接受西方文化,又没来得及建立坚强文化修养的子孙,变成失根的兰花,随波的浮萍。

我以为,马来西亚华社的中生代,有必要负起传承文化种子的使命,牵着孩子的小手过节,引导他们参与各种传统节庆的文娱活动和庆典,让中华传统节日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人文修养,做一个真正立足中华文化,面向世界格局的炎黄子孙,唯此,才能活出色彩,赢得尊敬。

马来西亚华人对于中华传统节庆是非常执着的,而且还能因时因地加入许多本地的过节方式,既传承了文化,又推陈出新,反过来丰富传统节庆,对新世纪的中华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是“礼失求诸野”的最佳写照,俨然成为捍卫和丰富中华文化的重镇。

看来,应该把这些融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内涵的传统节庆和其中的庆祝方式集结成书,予以推广,并把它当作一项传承文化的希望工程来正视!

为此,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华社团体和组织,成立各种形式的读书会,让读书会的组织遍地开花,让大马华人成为真正有素养的海外华人社会。

今天的天气:星期二,晴朗
预告:六月份的读书会主题是:《从〈乔家大院〉看儒商文化》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