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5日星期四

槟城丹绒道光本头公屿大伯公去来

乘着前往槟城韩江学院主讲马华环保文学的节目,我和义父、王志龙老师于十一月二日上午驱车造访位于槟岛北部丹绒道光(Tanjong Tokong) 本头公屿大伯公庙。

这座庙的历史与华人祖先南来的历史一样悠久。根据历史记载,槟城的开埠是1786年,庙里供奉的古香炉上志有乾隆壬子(即公元1792年)字样,说明该庙在槟城开埠后6年就已存在。

大伯公是马来西亚和东南亚一带华人民间普遍信奉的人格神,也是最早南来落户华人祖先的象征。

《马来亚华侨史》的作者维特巴素(Victor Purcell)博士曾经这样写道:“大伯公是南洋华侨先驱者的象征。”

从大伯公庙外古牌楼上的英文译音追索,死后被追奉为大伯公的张理等三兄弟皆为客家人,而大伯公庙最早也是由客家人建立。该牌楼上的英文译名Thai Pak Koong就是从原汁原味的客家话直译而来。

由于本头公大伯公庙在信众中的崇高地位和威信,管委会和诸善信必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在此举行隆重的请火仪式,以测定该年槟岛的民生、经济兴旺大势;请火仪式分三轮举行,第一轮代表正月至四月的运势,第二轮代表五月至八月的运势,第三轮则代表九月至十二月的运势。这项请火仪式已经举行了百多年,是该庙的年度盛事。

在大伯公庙的左侧后山旁,我们可以看到三座古墓,依时序分别是张理、丘兆进和马福春三人的墓葬,右前方尚有一方外禅师的坟墓。据史记载:张理、丘兆进和马福春三人当年分别从中国家乡南来,虽为不同籍贯,在异地生活中却感情深厚、守望相助,义结为金兰兄弟,张理为大哥,丘兆进和马福春为二弟和三弟。

大哥张理逝世后,两位兄弟将他葬于海边一块据说是张理梦中坐化的大石头所在的山丘,随后逝世的两兄弟也分别葬于张理墓地左旁,也就是今天大家见到的三兄弟墓群。

庙内供奉堂上的一片“福德正神”方匾,经过近三百年的香火烟熏,已经漆黑乌溜,足见其历史久远。



本头公屿与永定胡氏家族


“本头公”与“大伯公”原属同一意思,据考证“本头公”乃泰南普吉岛华侨的称谓,由于当年泰马两地民间经济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本头公三个字就此传来本地。

大伯公庙所在的海隅也称本头公屿,这也许就是本头公屿大伯公庙全名的来由了。











从庙旁海边岩石上的瞭望台外望,不远处有一个叫老鼠岛(Pulau Tikus)的小岛,我身后远处可见该岛的景致。靠近海边一块大石旁立有一个解说牌,标示大伯公庙的兴建历史。

靠海处还建有一座六角亭,上书“永安亭”,左旁镌上“胡文虎胡文豹同捐建”字样。六角亭用“永安堂”为名,显然是纪念胡氏兄弟当年经营和风行一时的“永安万金油”的商标。



庙旁的“五属公所”和“惠州、嘉应、大埔、永定、增城”即表示该公所是由五个客属社群共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