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8日星期二

槟城姓氏桥上的艺术祭

提起槟城有名的姓氏桥,大家不会陌生,但是把这些姓氏桥用各种艺术和道具装扮起来,成为立体的艺术,让整座姓氏桥成为会说话的艺术和历史走廊,你肯定没见识过,我亦然。

九月二日,乘着到槟城韩院出席一个文化讲座,在翁慧芝经理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周姓桥,一心想观赏这个难得一见的《桥装艺术祭》,不料我们还是来晚了,大部分的艺术作品都已拆卸,我们只能观赏到一小部分尚未移走的作品。然而,就是这些少数的几副作品,就足于令我们震撼无比、赞叹连连了。

姓氏桥的历史与马来西亚华人先辈南来的历史一样久远,是早期华人先辈漂洋过海、建立新家园的奋斗见证,我是第二次造访姓氏桥,每一次的造访都有不同的感悟。


站在周姓桥的桥路上,体会当年先辈讨海的日子,为他们的坚毅和沉着深深感动。







隔海眺望,鳞次节比的高楼大厦和邻近的姓氏桥,成为发展进程的两个对照。

翁慧芝经理在百忙中和我一起走进《桥装艺术祭》,也让自己增添一些人文情怀。

走进周姓桥,进入眼帘的是这个立体的《桥装》门匾,开宗明义的对联是:乡音考古,民俗演祭。我喜欢这个《祭》字,一是对祖先历史的尊敬,二是不忘先辈留下的遗产。历史永远是一条河,河水不断,香火不绝,我们这些后代子孙,一定要继往开来,承先启后啊!


我对传统民居门楣上的红对联很有感情,它让我升腾起一种“方块”在眼里,“文化”在心里的神圣:它的横幅是“德集名庆”,右联是“世门文章传子弟”,左联是“长春岁月驻神仙”,这不啻是一种生活哲学,是一种对未来的祈求,更是一种家传庭训。多么有学问和修养的方块文字啊!


平日每天穿在脚下的塑胶凉鞋,摇身一变,就成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创意,创意,我们的生活太需要美丽的创意了。

哦!这不是我在童年时代最喜欢折叠的小纸船吗?小纸船承载了童年的梦想,航行在姓氏桥上的这些船队,从数百年前航渡到今天,仍在提醒人们:是船,就要继续航行海上。仔细欣赏,那些摆放在地上的,是停泊在码头的渔船吧!而那些镶贴在木板墙上的,就是出海捕鱼的船队了!


这是什么?是谁?把五颜六色的碎布条,集中地张挂在一排绳索上?海风吹来,那一条条细长的彩布,在风中飞舞飘动,可是呼唤出海亲人平安归航的手?


艺术是生活的升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处处有艺术,艺术点点尽生活。


姓氏桥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历史地见证,因此,我们都爱它,爱它,就要付诸行动。这就是姓氏桥的孩子们留下的誓言:
我们没有把垃圾丢进大海!

看了这些孩子们的誓言,我们是否觉得自己也该有所行动呢?

爱护我们的姓氏桥,就是爱护我们的历史,爱护我们的祖先,珍惜我们的文化。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