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大选选前省思(三)
2013年4月3日,星期三,马来西亚时间上午十一时三十四分,我国首相,也是执政的国民阵线主席,通过国营电视台和电台直播,宣布解散第十二届国会,为这个岛国的第十三届大选铺路。
大马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首相纳吉昨早循例亲往国家皇宫觐见最高元首,寻求御准解散国会。国家宪法规定,新的大选必须在国会解散后的六十天内举行,藉以选出新的国会议员,并由获胜的政治力量和集团组织新届政府。
与此同时,紧随国会解散,各州政府也将于今明两日宣布解散州议会,俾与国会举行同步大选。
除了东马砂拉越州经于2011年举行州选之外,即将举行的第十三届大选,将选出全部222个国会议席和505个州议席。
大马选举委员会将于近日开会,决定大选的提名日期和投票日期。
马来西亚历史上最受瞩目的大选,终于来到了。
----------------------------
即将到来的第十三届大选,正如首相纳吉在他的直播演讲中指出:他所代表的原执政集团国民阵线将再次寻求人民给予委托组织政府,延续彼等的治国愿景。与此同
时,从2008年【308政治海啸】中开始夺得四州执政权的“人民联盟”,则来势汹汹,喊出了【改朝换代,告别腐败】和【入主布城】的口号。
国内外媒体和舆论都一致指出,这是大马建国历史上,第一次可能出现政权转移的大选。首相纳吉则在他的直播演讲里做出呼吁,如果来届大选结果出现政权转移,各造必须确保实现和平转移,这是大马服膺的国会民主制度,朝野双方必须自觉遵从,以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第十三届马来西亚大选之所以受到极大关注,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大马是一个被誉为多元种族文化交融典范的国家,虽然近年来种族和宗教纷争不断。
第二:大马是当今世界除新加坡外,华人公民几占三分之一,而且在执政集团里拥有固定内阁部长的国家,虽然这些华人部长总被揶揄为“当家不当权”的“橱窗角色”。
第三,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强大的替代阵线和执政当局对抗,并涵盖了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以及东马的伊班、卡达山等原住民,俨然是另一个人民阵线。
经过十二次大选考验的选民,加上当今世界资讯畅通,选民可以从各方面得到足够资讯,以做出自己的投票决定。然而,不论是资深选民或首投族,在投票站领了选票之余,总会在脑海里闪现一个最后疑问:选人?还是选党?是被情绪感情牵引,还是着眼于家国情怀?
对华人选民而言,除了建国初期曾享受到比较公平的对待,并在政权分享制度的内阁里拥有财政部长、劳工部长和卫生部长等重要阁员,1970年代后,不管在政府内阁、公务员比例、文化教育领域、经济就业方面,却逐渐被限制、被打压、被排斥和节节败退;近十年来,国家社会各领域的日渐“回教化”,也使这个国家有从“世俗国”转变成“回教国”之虞,这是华人公民最不能忍受、最为惧怕的变化。因此,分析近几届的投票趋向,华人选民中的百分之七十都选择了在野政治力
量,希望通过“两线制”的政治局面互相制衡,让这个国家继续朝向种族和谐、开放公平的世俗国发展。这已成为“务实”华人选民的基本共识。
回到现实中,除了朝野政党的党员和铁杆支持者外,大部分的华人选民或称中间选民,都有这样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执政集团的内阁里有自己族群的代表为彼等发声,但是又为这些“当家不当权”代表们的不争气感到气馁;一方面,他们欣赏执政集团里学有专长的华裔候选人,但是基于原执政集团的种族不公和歧视政策,他们又想把更多的在野阵线代表选进国会,避免一面倒的国会施政。
举例而言,在某个华人选民略占多数的混合选区里,当一位代表执政集团、学有专长又服务良好的华人部长候选人,面对另一位同样是学有专长、形象良好、政治理念清晰的在野阵线候选人时,华人选民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呢?选择前者,也许能够继续保有这位“好部长”,但却让执政集团的不公和贪腐现象继续恶化,因为“枯树上的一片绿叶,挽救不了垂死的病树”;选择了后者,牺牲了一位“好部长”,但却能够把一位有可能阻挡或制衡执政集团偏狭政策的清新议员送入国会,进而实现制衡政府甚至改朝换代的理想。
大的政治现实依然是种族政治,华人公民由于生育率逐年下降,在国民总人口中所占比率日渐低落,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缓和改变,总有一天,华人公民将沦为这个国家的少数民族,到那时,人微言轻,是否将失去话语权,任人宰割呢?为了华人公民的下一代子孙和生存权利,您说:华人选民能不对自己的手中一票,战战兢兢而又诸多踌躇吗?
最先进如美国者,也要等到“独立宣言”面世后两百年,才可能出现一位黑人血统的奥巴马总统,独立建国才五十五年的马来西亚,究竟还要等多久,才能跳出种族政治的桎梏,朝野双方都从“马来西亚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国家大事呢?
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亲爱的国人啊,让我们继续上下而求索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