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古晋行脚(1)-砂拉越华族文物馆




副题:
(华文)砂拉越华族文物馆
(马文)Muzium Sejarah Cina Sarawak
(英文)Sarawak Chinese History Museum



大马华社近二十年来的一项主要议程,就是发动民间力量筹办自己的历史文物馆,结合华社学者的学术研究和田野调查,从地方志、南来历史、民间信仰、街道路名、社团学校历史,以至先驱人物评传、抗日抗英历史等,各路齐发,硕果喜人。

这一切努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留和还原历史,为“主流历史叙事”和“伪历史霸权”之外提供另一种选择,更为客观、也更为公道的为新一代马来西亚公民和华社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教材,是华社香火工程系列的主要项目。

位于古晋河滨公园路端的砂拉越华族历史文物馆,是一座粉红色外观、占地不大的重修建筑物,四周绿荫环绕,傍河风景幽静,被誉为大马(包括东西马)最具代表性、最完整、最具现代化呈现风格的华人文物馆。

文物馆由古晋中华总商会全权管理,得到政府的认可和部分津贴。原籍客家河婆人的彭先生告诉我:我已经在这里义务工作了二十年。文物馆从开始至今都免费对外开放,欢迎大家随意乐捐,充实馆务维持和发展基金。

文物馆内设有多个荧频录像频道,包括华社政治领袖谈话、华裔子弟就学状况、华族传统乐器馆和传统节庆活动实录等,到访者可以随意按钮,通过荧频感性认识大马华社的生活与理想,聆听各种乐器介绍甚至乐曲演奏。告别之前,还可以进入小剧场,观赏一部以中英文讲解的“华族南来开拓故事”专题片,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01: 英殖民地时代的象征“华人裁判庭”,今日已化身成为华族历史文物馆:历史,在这里静静地沉思。


  •  02: 砂拉越博物馆局承认这座文物馆的法定地位,用英巫文写道:一个星期七天,每天早上九时至下午四时三十分,免费对外开放,欢迎参观。



  • 03:文物馆正门左右两旁的长联,讲述华人祖先南来拓荒和建设新家园的故事:教育新一代,为历史见证。
  • 上联是:华族万里投荒喜今日丰衣足食安衽席。下联是:历史百年作证记当时斩棘披荆启山林。









      • 04:  华人喜欢用上好的木匾刻字漆上金箔,多年以后,这块门匾也就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了。


       


      • 05: 文物馆馆址原为1912年建竣的“华人裁判庭”,1950年代划为古晋中华总商会会址,1993年起设立砂拉越华族历史文物馆,2010年再度重修后对外开放。馆内所有图文中英文并列,方便世界各地游客阅读。


      • 06: 南来祖先的“古晋之路”是先从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迁徙而来,第二和第三波移民潮则是直接从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和海南等地,乘着季候风飘航而来:当年含泪别亲人,日久他乡变故乡。


      • 07: 当年的南来祖先,就是乘坐这样的帆船,在茫茫大海上飘航十天半个月,终于来到这个被称作猫城的新家乡。


      • 08: 文物馆内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些反映各籍贯方言社群的生活展示:由于各自原先的生活习惯,南来后形成壁垒分明的就业取向:海南人多经营咖啡茶餐食,福建人多经营杂货海产生意,福州人从事渔业捕捞,客家人则在郊外从事农耕等等。
       

      • 09: 这些各籍贯方言社群的图文展示包括广东人、福建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等,各有各精彩,各有各心酸。


      • 10: 到访的游客可以一按下方的按钮,聆听各籍贯方言社群的精简对话,内容紧紧联系各自的行业和生活,非常亲切生动,令人难忘:用现代科技讲述远久历史,颇具创意。

       
       
      • 11: 头上两盏古老的马灯(寒月孤灯),几张小方桌,标明食物的模板,那是一方绝佳去处:午后,邀得三五知己,叫来一杯黑咖啡,就这样横车跃马、酣畅淋漓:南来祖先的生活缩影。


        • 12: 身在他乡心在汉,北望故土不忘本。南来祖先是那样认真的过节,从农历新年、元宵、清明到端午,从团圆的中秋到冬至,祖先们过节的情意结甚至比起中国故土的亲人还要积极:一种浓郁的文化危机感所使然。

         

        • 13: 传统节庆的活动,从年初到岁末,从表演文化到节日饮食,从十八世纪直到今天,仍旧是最能凝聚华人社会的文化载体。

         

        • 14: 文物馆通过电视荧屏,向到访者展示了冬至节的早上,一家老少齐搓汤圆的情景:欢声笑语,把根留住。


          • 15: 走入这座拱门,可以看到华人祖先和今天的后人参加政治的热情和贡献:这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国家,我们要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 16: 现任砂拉越副首席部长丹斯里陈康南医生,用华语、马来西亚语和英语,讲述了华人在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17: 年轻一代也通过影像告诉到访者:我的父母把我送进华文小学,我在这里学会了华文华语和中华文化,这对我将来的生活和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 18: 这是一座立在文物馆前草地上的雕塑,猜猜看是什么?哪位博友看明白了,请把答案告诉我:下次来古晋,请您吃这里驰名的砂拉越“哥罗面”。





                没有评论: